青菜是大棚种植的,家畜是人工饲养的,甚至连鱼虾都是放在养鱼池里喂大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儿时的乐趣已经不在,而那些美食也已经逐渐消失。农村4大“珍馐”野味,前三种现在不常见,最后一种看见也不敢逮!
还记得田螺吗?父辈们的下酒菜,自己最喜爱的小零食。走在小河边,每到夏季或初春天渐暖的时候,吆五喝六的,喊着几个小伙伴去捞田螺,挽起裤脚往河里一抓就是一把,就再河边就可以,而且水业不深。而且还很有可能捞到河蚌,那就别提多高兴了。到了傍晚提着小竹篮回家煮着吃,别提多美味新鲜了,但是现在真的很少见了。
还记得那时候的小溪清澈见底,站在河边一看,小河鱼的身影你一清二楚。拿着网一兜,就是一群。最高兴的还是抽水的时候了,用几个水泵把河里的水抽出来之后,河的表面全是鱼和虾,最欢喜的还是小孩子,可以下水了,拿着篮子直接下去捞,印象中当时的鱼都很小,炖着吃是不可能的,只能炸着吃。炸出满满的一筐子,鲜香酥脆,因为鱼个头过小,吃的时候都不用吐骨头。还可以下鱼汤,里面放上粉条和豆腐,别提多美味和营养了。现在小溪里水少了,小鱼也不常见了。
爬叉听说过吧,方言又叫知了猴,实际上就是知了未脱壳的幼虫。这是好玩意,老人经常说,吃了他能顶两个鸡蛋,每到夏季的晚上,我们就会带着手电筒去树上照爬叉,满载而归之后,将其用盐水清泡一夜放在冰箱里面,免得其破茧而出,到了第二天一早用油炸着吃,可能有的人看着它的模样,下不了口。但是只要吃了,那就肯定忍不住了,它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含有极其高的药用价值。故而价格极高,可以达到几十块钱一斤,现在的夏天也可以拿着手电筒去农村来寻一寻他。现在“恼人的”知了叫,都有些不常听到了。
稻田旁边,小河溪畔,减轻一晃,竟看见几个黑乎乎的东西在游泳,移步一看,原来是一群野鸭子,野鸭子向来是三五成队,这东西虽然身形矫健,但奈何目标太大,也让人一捉一个准儿,若是逮来一只,那可真是美美的一顿午餐了。无论是煮汤还是炒菜,营养价值丰富,味道更是鲜美无比。现在随着农村环境越来越好,野鸭子也越来越常见,不过现在野鸭可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敢像小时候那样去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