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农业农村局全面推广“按揭农业”新模式
大众网记者 张天力 枣庄报道
1月26日,台儿庄区农业农村局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主题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了解到,2023年以来,台儿庄区农业农村局持之以恒打好稳粮食兴乡村攻坚战,农业农村发展稳中向好。
狠抓稳产保供,促进粮食生产提质增效。一是压实粮食安全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74.92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29.98万吨以上。二是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确保全区生猪、家禽、蔬菜、水果、水产品等稳定供应。前三季全区蔬菜瓜果产量45万吨,增幅8.9%,增幅全市第一。三是扎实开展农业技术指导服务。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项目,全区种植面积6544.8亩,组织农技人员开展小麦病虫害排查80余人次,整合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各类项目资金共计408万元,实现全区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
促进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一是全面推广“按揭农业”新模式。“按揭农业”基地群项目列入全区挂图作战1号工程,新增种植面积 2180 亩。二是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夯实乡村振兴“耕”基。2022年4.7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圆满完成省级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推进示范县建设;2023年提 升高标准农田 5.3 万亩。三是加快推进畜渔项目建设。水产养殖“五大行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通过市级专家组验收;完成2022年度市级4家美丽生态牧场创建验收工作;畜牧水产服务中心《规模化肉鸡健康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荣获省兽医科学技术奖。
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持续抓好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推动各项帮扶政策精准落实落细。全区农户排查已全部完成,各类救助资金发放完成。二是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以枣台路沿线、祥和休闲旅游、运河特色村落、东部湿地产城融合、黄邱红色文化等五个片区为重点,打造和美乡村精品板块,新建省级和美乡村2个、市级和美乡村12个。三是全力以赴抓好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任务。台儿庄区“桃醉山乡”衔接推进区入选省乡村振兴局第二批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名单;台儿庄区邳庄镇入选第三批省乡村振兴示范镇;涧头集镇“伊运茄乡”衔接推进区、马兰屯镇“梦享马兰”示范区、泥沟镇“菇韵兰祺”衔接推进区入选首批市级创新引领乡村振兴“双十片区”创建名单。
推进三产融合,助力农业实现高质高效。一是农业生产产值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区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实现39.11亿元,可比价增幅5%,位于全市第一位,占全区GDP18.4%;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4家,2023年上半年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家。二是做强特色农业品牌。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继“涛沟桥大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成功申报后,今年台儿庄区张山子甜桃、涧头集长茄2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柯寨甜桃、涧头集长茄争创首批《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三是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今年培育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全区共培育认定龙头企业6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60家;全区累计批复市级农业产业强镇4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4个(含正在申报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1个;累计批复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四是打造特色休闲农业。做大做强我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品牌,台儿庄区绒花绒鸟制作技艺、“桃醉山乡”甜桃丰收节、渔灯巷成功入选省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名单;截至2023年认定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44个。五是稳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制定服务招商引资项目排挡表,强化项目跟踪调度。目前,已搜集招商引资线索15条,签约9个,持续跟踪签约待落地项目1个。
2024年区农业农村局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围绕“一园、两区、三核心、四重点”工作思路,以“双区”建设(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动力,以“按揭农业”“智慧农田”“农村改革”“巩固脱贫”“智慧农业”为重点,着力做好“双十百千”工程建设,积极打造“中国长茄之乡”“鲁南蘑菇第一镇”,大力发展“按揭农业”,计划再发展“按揭农业”示范基地2000亩。积极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强镇、市级产业园1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省级乡土名品村5个,持续将乡村振兴示范区和衔接推进区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载体,按照“系统谋划、分步推进、示范引领”总思路,稳步推进“梦享马兰”示范区、“伊运茄乡”衔接推进区和“菇韵兰祺”衔接推进区建设,新建省级和美乡村2个,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台儿庄模式”,努力开创“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红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