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IT时报 作者:郝俊慧
科技让农村成为年轻人的创业热土
2024年伊始,全国各地“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中,“科技小院”一词频频出现。这让不久前刚刚参加过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的我,感到一丝亲切和欣喜。
科技小院最早于2009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率领的教研团队首创,其初心用一句话便可概括,“将实验室搬进田野,将论文写在大地上”。农林院校的师生们直接驻扎在农村,与自己研究的农作物生产零距离,真正将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集于一体。如今,全国科技小院服务管理平台显示,全国已有1178个科技小院、2610名专家、4994名研究生参与了项目。
连续几年,中央的一号文件都事关“农业”。作为人口大国,农业是中国的基本盘,从前几年的扶贫,到这两年的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全社会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中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之一。
“空心村”“留守儿童”“农民工讨薪”……这些不常被城市人关注的现象背后,是凋敝的乡村经济和第一、第二产业之间巨大的差距。甚至在现实语境中,各类农业大学往往被看作高考的“地板”,属于就业最不被看好的院校。
但在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中,我看到了一批激情四射的农业院校师生。他们中,有的老师一年200天以上驻扎在科技小院,有的研究生从研一开始便和一粒种子、一棵小苗一起成长。广西兴宁富凤鸡科技小院的张浪是一名博二研究生,他在小院驻扎了两年半,从硕士待到博士,他告诉我,“今后的事业一定是农业,我愿意在这个行业做一辈子。”另一位褚橙科技小院的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贺熙雯,每天在果园里的步数将近2万,在与农民交流、讲解技术的过程中,和周围农户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看到农民兜里有钱,她觉得脸上有光。
图源:壹图网
兴农,要先爱农,这些师生身上展现出的,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社会结构变革的希望。
写出《梁庄十年》的社会学家梁鸿曾说,“回农村盖房,圈个院子,种上花,草,种几行蔬菜,闲时回来避暑休假,对于一个农村出身的人而言,这几乎是一个难以驱除的梦,虽然知道一旦试图实现这梦,必将会有千疮百孔的现实来打击,但忍不住要做。”
很多地方的农村,可能家家都有敞亮的三层楼房,却只有老人、孩子留守,即便在白天,也往往是寂静的。
当农业可以带来足够的回报,当农大成为热门的报考院校,当农科学生被企业争抢,当农村再度恢复喧闹,谁会愿意离开家乡,离开孩子,去城市漂泊谋生呢?
这也是我对科技小院这样的项目充满期待和敬意的原因,这些科技农人所肩负的,远不仅仅是简单的“多收三五斗”。
但从现实情况来看,仅仅有科技小院,对于乡村振兴而言,还远远不够。农业受限于太多外在客观因素,以前农民靠天吃饭,现在市场决定生死。
“谷贱伤农”。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1月2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19.81元/公斤,养猪场户正经历“最冷”猪周期。而北方最重要的冬储菜,大白菜平均价格为1.12元/公斤,彻底卖出了名副其实的“白菜价”。
除了依靠科技提升农产品的品质,让农特产品进一步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完善现代农业产业链,如何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解决供需不平衡,消除产能过剩等问题,需要全社会长期关注,且在制定政策及战略时,需带有一定引导性。
去年以来,随着国家和各地大数据局的陆续成立,大数据管理职能呈现出从侧重行业管理、政务管理转向大数据综合治理的大趋势。
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不仅是价值创造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造新产业新模式的重要抓手。相较商业、工业、服务业等已经向数字化转型多年的产业,农业是数据积累最为薄弱的环节,也是当前最需要数据要素发挥作用的领域,不知能否成为国家数据局“数据要素×”行动计划的优先产业。
乡村振兴,是一项发展周期长、投资回报慢的系统性工程。作为一名关注科技多年的记者,我希望科技的力量最终能够拆掉农业和市场之间的那道墙,打破千百年来让农民无力的“周期”循环,让科技小院的成果更多得到市场回报,让农村成为中国年轻人的创业热土,让孩子们迎回他们的父母,让“空心村”不再只是被春节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