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恒湿、恒氧、恒气可视化数据立体栽培,黔东南州岑巩县贵州泓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具有先进的双孢蘑菇驯化栽培、培植、采收全链条一体化的现代智慧工厂。他们将农业做成工厂化生产,全年新鲜蘑菇不间断,日产双孢蘑菇10吨,年产值预计3600万元。
中西部最大的双孢菇智能菇房
“我们从采菇的手法、蘑菇的分级等,都要经过培训后才能上岗。”工人何宗兰已经在双孢菇智能菇房工作了大半年,每天的采菇需要她能准确分辨哪个菇能采,每个菇要怎么采,采下来后要分为什么等级,这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需要细致而又专业地判断。
何宗兰所工作的无菌菇房大概有1100平方米,菇房必须进行消毒、穿戴好洁净服才能进入。从播种开始,双孢菇的生长周期在40天左右,该企业30个无菌菇房循环生产,每日稳定出菇可达10吨。
“我们把农业搬入工厂,通过对温度、湿度等精准把控,使双孢菇突破季节性限制,一年四季、每月、每天都在生产,保障了产量稳定,用工稳定。”贵州泓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华表示,他们的设备和技术,目前都是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菌种也是进口的优质品种。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家工厂生产双孢菇,中西部最大的双孢菇生产菇房。
据介绍,该企业成立于2022年,采用国际先进双孢蘑菇栽培育种技术,引进国外先进生产、检测设备,国际先进的智能菇房。以不断优化产品生产及提升产品质量保障下实现高产、优质白蘑菇为目的,引进世界前沿技术建立高标准检测实验中心,建立国内双孢菇行业的最高标准,颠覆产业结构,对标国际。
“我们做的这个是高投入高技术产业,就单拿我们这个来说,投资差不多要接近一个亿才能建起来。技术上不仅是蘑菇生长条件要有精准把控,还要对生成蘑菇需要的养分进行准确的调配,这些都相当复杂。”吴建华说。
据了解,该企业融合了全球双孢蘑菇产业前沿技术,拥有世界先进的智能设备。其中,一次发酵隧道9条共计1320平方米、二次发酵隧道4条共计792平方米、无菌智能菇房30间共计33000平方米、荷兰进口恒温、恒湿、恒氧、恒气设备3套,以及4300平方米钢结构原料储存场、真空预冷库房、1250千瓦双回电变压器等等。
一朵蘑菇背后的生态循环
“大部分食用菌类的产品都是木腐,而我们企业的生产主要是采用草腐,不仅不会污染环境,还能缓解砍伐森林、焚烧农业产品下脚料引起的相关问题。”贵州泓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建华告诉记者,草腐是目前较为环保的食用菌生产方式,主要是通过收购麦秆、稻草、畜禽粪等农业下脚料,混合发酵后进行双孢菇的生产,而非通常的菌棒生产。
该公司采用的“隧道发酵技术”,将大量的秸秆、鸡粪等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不仅解决“秸秆焚烧、畜禽排放”的难题,还可以产出高营养、高价值的蘑菇。此外出菇后的残料作为优质有机肥,设计改良土壤,是种植花卉、果蔬、茶叶等经济林木的上等肥料。
“我们一次大概需要用到80吨的鸡粪和50吨的农业废弃物,需求量很大。我们通过考察,对周边以及重庆、石阡等地大型养殖场进行收购。以此满足我们生产的同时,也为相关产业创造附加价值,为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搭建桥梁。”吴建华说。
据统计,该公司草腐生产方式,全年可消耗秸秆、稻草、油菜秆等农业废弃物1万吨,消耗畜禽粪污1.1万吨,生产有机肥1.8万吨,改良土地3000余亩。目前,麦秸秆主要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按800-900元每吨的价格收购。鸡粪是本地周边养殖场,以180元每吨的价格收购。
除了将农业废弃变废为宝外,该企业双孢菇生产后的废料也能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并完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中的闭环。
“双孢菇这种食用菌类的农业产品,它的生产原料必须经过无菌化处理。经过我们处理后的这些原料,完全是无菌状态,并包含丰富的有机质,这些都是通过相关部门检测的。”吴建华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作为肥料,其虫卵不能超过5%,而他们处理过的这些农业废弃物几乎就是0%,以及其他多项指标,他们这个都能达到。加上含有丰富有机质,作为肥料来说是相当好的。
“目前,我们生产完双孢菇后的这些菌渣,都是卖给一些肥料厂进行生产。我们也有计划自己开办肥料厂,打造生态循环经济产业链。”吴建华说。
小小蘑菇打破行业格局
据了解,在贵州泓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前,中西部地区所食用的双孢菇大部分都来自华东一带。而双孢菇作为菌类食品,运输保鲜环节也十分重要,泓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抓住这个关键,在极短时间内就迅速打开市场。
“虽然说蘑菇类农产品的鲜货有冷链物流,但实际上还是存在一些变化,在运输时间上自然是越短越好。”吴建华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采出来的双孢菇,一般五六个小时便能进入当地市场。而他们起初打开市场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前往各地农产品交易市场找代理商,基于产品品质以及各方面的优势,该企业的双孢菇迅速得到推广。
目前,该公司双孢菇主要销往成都、重庆、云南、广西等地。相比过去,做这行的代理商节省运输成本,利润空间相对增大。每天10吨的产量,几乎是采出来就发走,市场上供不应求。
“我们批发价是5元左右拿给一级代理商,代理商自行销售,大部分都会有二三级代理商,到达市场上能卖到15元左右。”吴建华说。
经过不到两年的发展,该公司目前已成为西部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企业。其生产的双孢菇品质也有着严格划分,从优到次依次为abc三个等级,三种品质的价格也有所不同。
“接下来,我们还想做一个食品加工厂,完善产业链条,向着行业龙头的目标继续努力。”吴建华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夏华戴正国
编辑吴运镇
二审王光莉
三审沈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