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照2019年的数据做了一张表,应该更有冲击力。
(可能有些省份涉及到历史数据挤水分,没有做更详实的核对)
【1】
广东省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经济实力已经达到了令人瞩目的水平。
单独拎出来,广东的GDP已经足以排进全球前十,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也体现了广东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做出的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广东的人均GDP也接近欧洲发达国家的一半,这一数据足以说明广东已经迈入了发达国家的门槛。
在很多人眼中,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并不理想,甚至有人认为其经济实力还不如中国的一个省。
然而,这个所谓的“省”,就是我们的广东省。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广东省在经济上的强大实力,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巨大潜力。
【2】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板块,其GDP虽然不及邻近的广东省,但也有力地支撑着国家的经济发展。
广西的GDP大约只有广东的四分之一,这一数据在表面上可能显得不够亮眼,但如果将广西的GDP与越南全国的GDP进行比较,我们会发现二者相差无几。
越南作为中国的邻国,近年来确实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增长,但将其与广西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两国在经济规模上的差距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这也意味着,尽管越南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要完全取代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仍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挑战。
醒醒!
【3】
山西和内蒙的增速非常神奇,和这两年煤炭的重新火爆有关。
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火电的发展,不过根据中电的数据,2023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也首次超过50%,煤电装机占比首次降至40%以下。
为什么煤电占比下降的同时,煤炭还能火爆呢?
原因是绝对值增速太快了,2023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约9.2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这个数据和GDP增速是相吻合的。
某强国在GDP增长的同时,用电量下降,咱啥也不敢问。
【4】
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中部省份,经济总量较大,但在年度增幅和累计增幅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主要是因为河南省在统计和核算GDP时,几乎每年都会进行修订,并对上年的GDP进行调低。
这种做法虽然更加准确地反映了经济发展实际情况,但也导致了累计增幅数据上的一种“低位”现象。
河南是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众多的农业人口,农业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受限于地理环境和产业结构,河南的工业发展相对滞后,这使得河南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上面临较大压力。河南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这使得河南在经济发展中苦不堪言:宝宝心里苦。
【5】
浙江一直很低调,这么低的GDP,是让人很难信服的。
浙江一个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就超过河南全省上市公司的数量。
浙江省共有上市公司704家,占A股上市公司总量的13.1%,位居全国第二。其中,杭州上市公司数量最多,为229家,占浙江省上市公司总量的32.5%;其次是宁波,上市公司总量为121家,占浙江省上市公司总量的17.1%
GDP虽然比较低,但从增幅看,快藏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