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又添一座“城”!河南考古有新发现

   日期:2024-02-03 17:21:22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又添一座“城”!河南考古有新发现

河南濮阳文物考古

有重大发现!

2月2日

记者从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获悉

濮阳东干城古城址

可能是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干城城址

干城城墙东北角探沟。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供图

2022年6月以来,在文物部门克服黄泛区遗迹普遍淤埋较深、古代遗迹叠压打破较为集中、城市管网纵横交错等困难的情况下,最终确定了城址的轮廓及城墙的结构、时代、建造程序、修筑方法等。

城址北到濮阳市华龙区苏北路,东到G106(东环路)以东,南到中原路,东到东濮路,南北约860米,东西约800米。紧贴G106(东环路)东侧有一南北墙,将城址分为东、西两部分。

打破城墙的汉代墓葬。濮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供图

城址上普遍被汉代墓葬打破。以五一路与东濮路交叉口处的西城墙为例,在探沟内城墙解剖部分,发现有40座墓葬打破城墙。这批墓葬普遍形制窄长,随葬品均放置在头部。墓葬内出土的随葬品有半两钱、五铢钱、镀金铜泡、盖弓帽、铜带钩、铜镜、六博棋子及一批陶器。十分难得的是在M22内出土骨签10枚。上刻天干、地支及五行,字口刻槽内涂朱砂或红色颜料,可能是古代占卜吉凶的遗物,在河南尚属首次发现。依据墓葬形制特点及随葬品判断,这批墓葬的时代多为西汉时期。

探沟内暴露的城墙底基宽约43米,残高约3.4米;结构上分底基、主墙体、内外护坡几部分;修筑方法上采用堆筑兼夯筑的方法修建而成。城墙内外堆积大量的淤沙和胶泥层;城墙在西汉中晚期以后被洪水带来的淤沙和胶泥彻底淹没在地面之下。

西城墙探沟出土的铜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一丕介绍说,“干”文献记载最早见于黄帝时期;夏代时期为侯伯之国;商代时期为方国;西周时期为诸侯国;西周初年三监之乱后,因参与三监之乱被灭国。东周时期卫国在古黄河东岸今濮阳市区一带设有干邑;汉代时期的干城亦在此地。结合考古发掘断定的城址年代,对照文献记载,综合地名因素等情况推断,此次发现的东干城古城址可能是历史上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干城城址。

来源:人民网

流程编辑:u028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