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范坤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已成迅猛增长之势。“我们在工作中经常发现农村留守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突发疾病时,受农村医疗条件的限制,容易导致疾病恶化或延误救治,不仅影响老年人未来的生活,而且也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2月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洛阳市政协委员、市东方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一病区主任汪传一说。
因此,汪传一建议:
在现有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基础上,结合留守老人的特点建立医疗互助保障制度,可以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医疗保障水平。
建立农村留守老人的护理保险制度:对于生活难以自理的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相应的护理保障,可以采用其子女加入护理保险,为老人缴纳部分护理保险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划入部分资金,政府补贴等筹资方式,建立护理保险基金,为老人提供适宜的慢性病护理服务费用。
建立连续有效的健康服务网络:通过对全国农村地区医疗机构 2014 至2016 年度诊疗人次和出( 入) 院人数进行对比统计发现,县级医院发展迅速,乡镇卫生院略微增长,村卫生室逐渐减少。这一现象表明,村卫生室的服务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大医院并没有真正对农村的全科医疗人员培训提供有效的指导。因此,建立连续有效的健康服务网络对于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服务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加强疾病预防和健康教育方面。综合医院可以利用其专业优势,在农闲期间,指导农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农村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方面的知识宣传,与农村社区服务机构联合,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督促留守老人关注自身的健康,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最后,农村留守老人的健康服务体系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和农村卫生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服务,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留守老人所在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使农村留守老人能有一个身心健康、愉快、幸福的晚年。
(受访者供图)
责编:陶纪燕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