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叶县  时期  APP  重点 

多地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 | 雨雪天气,安全第一

   日期:2024-02-07 21:15:2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多地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 | 雨雪天气,安全第一

连日来,我国多地持续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此次雨雪过程量大、冻雨范围广,且正值春节前返乡出行高峰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风险高。那么,雨雪冰冻会带来哪些风险?我们该如何规避?

防冻伤

春季将至,假期外出游玩的人越来越多,长时间在外停留要小心冻伤。雨雪冰冻天气气温较低,尤其是南方地区更易被冻伤。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盛宇在其文章中指出,冻伤是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导致的全身或局部损伤。冻伤通常分为非冻结性冻伤和冻结性冻伤。

冻结性冻伤是指在极低的气温下或长时间暴露于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时,引起的组织冻结性病理改变,包括局部冻伤和全身冻僵,以北方多见。非冻结性冻伤是指身体长时间处于0~10摄氏度的低温潮湿环境下造成的局部冻伤,此时身体组织未产生冻结性病理改变,表现为冻疮、浸泡足(手)等,南方地区较为常见。

冻伤常发生于身体末梢部位,主要为指端、鼻尖、耳廓、足趾、足跟等部位,以足部最为普遍。足部冻伤占冻伤患者的半数以上。严重冻伤者要迅速复温及恢复血液循环,并立即就医。具体做法为:让冻伤者快速脱离低温环境和制冷因素,建议通过水浴的方法进行复温。水温应在40摄氏度左右,浸泡至肢端转红润,皮温至36摄氏度左右为宜。如无水浴复温条件,可用衣服、被褥等覆盖,或将冻伤肢体置于救护者的前胸、腋下、腹部等温暖处,利用体温来复温。轻症局部冻伤者,复温后可涂抹冻伤膏。

冻伤的发生多与防寒知识掌握不足、御寒物资或装备使用不当等有关。平时应注意自我防护,及时增加衣物,保护好易冻伤部位,如手、足、耳等处。去室外,要戴好围巾、帽子、手套,穿厚袜、棉鞋,要及时更换潮湿的手套和鞋袜。要加强营养,适当增加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保证机体足够的热量供应。尽可能吃热饭、喝热饮,增强抗寒力和抵抗力。长时间停留在寒冷的户外时,要适当运动,切忌长时间静止不动。日常注意锻炼身体,特别是抗寒锻炼。

防滑倒

雪天外出,路面湿滑,稍不留神就容易滑倒受伤。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黄玮在其文章中指出,远离滑倒,记住几点:

时刻保持警惕。下雪天,户外有很多地方都是比较湿滑、容易滑倒的,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心。还应有合适的着装。雪天出行,要佩戴手套,穿保暖的衣服,裤子不可过长以免踩到裤脚发生跌倒。注意袜子合脚,不穿滑脚的丝袜。鞋带要系紧并且鞋带不可过长,以免踩到鞋带跌倒。挑选合适的防滑鞋子。此外,不赶路,放慢走路速度。下雪天出行时最好预留更多的时间,每一步都要踩实,一步一个脚印。在下雪天出行要留意药物影响,服用药物也可能增加滑倒风险。尽量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中行走,避免在黑夜中出行,必要时配备手电筒。另外,如果需要,应随时佩戴眼镜。随身携带手机。应随身携带手机,一旦不慎滑倒,周围如果没有其他人能帮忙,可以立即打电话请求支援。配备辅助器械。使用辅助器械,比如拄拐杖或者使用助行器。酒后尽量不出门。

此时正值春运期间,很多驾车者也应格外注意。多地交通部门提醒,行车时应做到缓起步、慢车速、控距离。起步时要慢踩油门、保持匀速,万不可猛踩油门。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需要加速或减速时,油门应缓缓踏下或松开。避免急刹车。车速从高转低时,注意不可急收油、急刹车,应当提前减速。轻柔转向。进弯前把速度降到安全的范围,慢慢打方向过弯,在弯内不可突然加速或急踩刹车。坡道行车务必格外留神。驾车上坡时避免在坡中停车,以免打滑起步困难。下坡时,手动挡车可使用低挡位让发动机辅助制动,使车速减慢。

防煤气中毒

天寒地冻,取暖安全很重要。使用煤炉和煤气的家庭也应采取安全措施。海南省琼中体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钢在其文章中介绍,煤气中毒通常是由于一氧化碳的积聚而诱发的,常见于在密闭的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和做饭,或者用管道煤气时通风不良等情况。天冷了,一定要注意用电、用气、用火安全,还要注意勤通风。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窒息性气体。家庭用煤炉或燃气炉不完全燃烧均可产生一氧化碳。

引发煤气中毒的常见原因包括:烟囱堵塞、烟囱倒风、烟囱接头不紧、煤气管道泄漏、煤气阀门未关闭、炭盆取暖等。

冬季在用煤炉取暖时,要选择质量合格的火炉和烟囱,并注意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要保持烟道畅通,防止烟尘倒灌。

晚上睡觉时,不要堵上炉火的风门,屋内要设通风口,尽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刚刚生着的煤炉最容易生成一氧化碳,应及时开窗通风,并等炉火着旺后再封火。

此外,没有烟囱时,切忌在室内用煤、木炭、木柴、焦炭等可燃物取暖。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本文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记者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