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高考地理中的霜冻天气

   日期:2024-02-08 13:06:18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高考地理中的霜冻天气

转自:小童地理

霜冻:温度低于地面和物体表面上有水汽凝结成白色结晶的是白霜;水汽含量少没结霜称黑霜;对农作物都有冻害,称霜冻。

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发生在冬春季,多为寒潮南下,短时间内气温急剧下降至零摄氏度以下引起;或者受寒潮影响后,天气由阴转晴的当天夜晚,因地面强烈辐射降温所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雪上加霜”。

1.类型

霜冻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和混合霜冻。

1.1 平流霜冻

由北方强冷空气入侵酿成的霜冻,常见于长江以北的早春和晚秋,以及华南和西南的冬季,北方群众称之为“风霜”,气象学上叫做“平流霜冻”。

1.2 辐射霜冻

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强烈辐射散热而出现低温,群众称之为“晴霜”或“静霜”,气象学上叫做辐射霜冻。

1.3 混合霜冻

先因北方强冷空气入侵,气温急降,风停后夜间晴朗,辐射散热强烈,气温再度下降,造成霜冻,这种霜冻称为混合霜冻或平流辐射霜冻,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霜冻。一旦发生这种霜冻,往往降温剧烈,空气干冷,很容易使农作物和园林植物枯萎死亡。所以这类霜冻应特别引起注意,以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危害

2.1 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细胞间隙间的水分形成冰晶,细胞内原生质与液泡逐渐脱水和凝固,使细胞致死。

2.2 解冻时细胞间隙中的冰融化成水很快蒸发,原生质因失水使植物干死。

2.3 园林植物的危害

霜冻对园林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植物组织细胞中的水分结冰,导致生理干旱,而使其受到损伤或死亡,给园林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2.4对农作物的危害

玉米、大豆、棉花等秋收作物在成熟前对霜冻非常敏感。以玉米为例,如果在灌浆期遭受早霜冻,不仅影响品质,还会造成减产。当气温降至0℃时,玉米发生轻度霜冻,叶片最先受害。玉米灌浆的养料主要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受冻后的叶片变得枯黄,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产生的营养物质减少。由于养料减少,玉米灌浆缓慢,粒重降低。如果气温降至零下3℃,就会发生严重霜冻,除了大量叶片受害外,穗颈也会受冻死亡。这样不仅严重影响玉米植株的光合作用,而且还切断了茎秆向籽粒传输养料的通道,灌浆被迫停止,常常造成大幅减产。初霜冻出现时,如果作物已经成熟收获,即使再严重也不会造成损失。

3.预防措施

3.1 熏烟法:在霜冻之夜,在田间熏烟可有效地减轻或避免霜冻灾害,但要注意两点:一是烟火点应适当密些,使烟幕能基本覆盖全园;二是点燃时间要适当,应在上风方向,午夜至凌晨23点钟点燃,直至日出前仍有烟幕笼罩在地面,这样效果最好。

3.2 喷水法:在霜冻发生前,用喷雾器对植株表面喷水,可使其体温下降缓慢,而且可以增加大气中水蒸气含量,水气凝结放热,以缓和霜害。明显的霜冻天,可多次喷水。

3.3 湿地法:潮湿的土壤热容量大,导热率也大,表层冷却慢,所以在霜冻发生前,浇湿茶园地面,可减轻霜冻强度,此方法一般与喷水法同时采用。

3.4 覆盖法:用草帘、薄膜将茶蓬覆盖。此法适用较小面积。因成本较大,但对即将待摘的白茶和头批高档茶有必要采用。

3.5 洗霜法:万一遭霜冻,在太阳出来以前,浇水或喷清水洗霜,可减轻作物霜冻危害。

湘教版必修一课件合集

人教版必修一课件合集

湘教版必修二课件合集

湘教版选必一课件合集

湘教版选必二课件合集‍

需要课件加微信:liuhaili831001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