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写了个留守孩子的文章,让她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特别是读书的时候。记得那时她们四五十户人的村庄里有个小学堂,跟私塾似的,地面凹凸不平外墙透风满简陋。只有一年级二年级,只有一个老师,期中末考试就去外面的小学考。还没到上学年纪她们就趴在教室外的墙洞里看那些大孩子读书,跟着偷偷的学得津津有味,那时候没有手机,电视也少有,一般到晚上才堆到一处看。等到自己上学的时候也挺爱学习的,同年级共同龄的四个人,上一级和下一级都是两个人,她们读书时六个学生。老师有时是本村的,有时是外调的,说实话很是严厉,教学质量也不错。迟到或者出错要打手板,还要跪杉刺,就是杉树枝(觉得这太变态了)。不过她们的成绩都好,出去考试都是包揽前三名,她们四个同年的老大总是第一名,她是老二就是第二名,有个月份小的第三名,还有个不太喜欢读书成绩比较差。
其实那算是幸福的读书岁月了,等升了三四年级她们就得去外面的小学读书,从村庄去那有五六里路,九岁十岁她们天不亮就要起床,吃好饭带着米菜去学校,中午是在学校蒸着吃的,粮食自带每个学期要交柴火,钱或者是柴。有时候顶着月亮就出门了,有时候天擦黑才回到家,在路上哄跑落单时感觉怕怕,她性格有点孤僻总是一个人走的多,小时候老给同伴欺负。即使这样她们还是迟到的时候多,有多时候都得去罚站一节早自习,也不知道为什么那时候老师不体谅她们家离那么远,不过她们的成绩仍然还是包揽前三名。
啰嗦了这么多,满满的都是回忆啊,欢迎大家都来追忆自己的旧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