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谚语里的老家河南丨巧手绣织七色景

   日期:2024-02-14 11:07:10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5    评论:0    

原标题:谚语里的老家河南丨巧手绣织七色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史长来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青竹

农历大年初五,民间俗称“破五”。“破五”有“送年”之意,人们满怀期盼,开始新的出发。

2月13日,大年初四。开封汴绣非遗传承人马玉玲早早来到位于龙亭湖畔半亩园的工作室,开始新一年的创作。

早晨的阳光给这个充满艺术气息的空间增添了不少温暖。马玉玲挑选了一块精美的绣布,然后上绷,认真构思绣稿的图案和线条,用绣品传递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破五解禁’这一天,寓意着新一年我们将迎来新的希望和机遇。”马玉玲说,虽然春节期间订单不断,但过年的传统习俗是过了初五才能动针线,这是对新年的敬畏和期待。

“今天绘制绣稿,明天动针绣制。”过年期间虽不能动针线,但让马玉玲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创作。创作过程中,她特别注重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绣品中,以古诗词、画作等为灵感来源,在绣布上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这些绣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43岁的马玉玲,1997年跟随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汴绣传承人王素花学习汴绣,经过多年的勤奋学习和刻苦钻研,她的绣艺水平达到了令同行赞叹的高度。

如今,马玉玲是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获得过“创意刺绣大师”“轻工大工匠”“中原魅力工匠”等多项荣誉称号。她的绣品构图严谨,针法细腻,内涵丰富,不仅在国内艺术品市场热销,还远销海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使者。

在马玉玲的工作室里,有许多前来学习的学生和游客。她热情地为他们讲解汴绣的技巧和历史,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和体验。

马玉玲说:“汴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门艺术,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在古都开封,汴绣作为一种传统艺术已经传承了千年之久。而像马玉玲这样的手艺人用他们的才华和热情让这门艺术得以延续和发展,他们的创作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传统艺术的魅力,也为这座古城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