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农村孩子沉迷短视频真实原因

   日期:2024-02-17 08:00:10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农村孩子沉迷短视频真实原因

从老家回来两三天了,老家的孩子们沉迷短视频的景象仍在眼前。问了几位朋友,各地的情况差不多。短视频控制了孩子,就像病毒控制了宿主。

手机成瘾,尤其是短视频成瘾,是当下一个普遍现象,原是不分城市与农村,成人与孩子的。但把农村孩子列为中毒最深的群体,当无疑问。

为什么会这样,我的思考是,技术的原因只是表象,文化的原因才是根本。

孩子容易被炫目的,新奇的,变幻的东西吸引,这是本性。我们80后回想小时候,为了看电视也是跟家长斗智斗勇,死缠烂打。每周二下午电视上播放雪花片的时候,也都怅然若失。

但从电视到手机,屏幕里边长出了看不见的手,就是算法。这只手算无遗策,把孩子的注意力榨得干干净净。节目时长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电视剧再烂,好歹有个完整的故事。短视频30秒,只能引起感官的最浅层的刺激。所以如果你实在无法控制孩子看手机,可以尝试引导他们看一些长视频。短视频如果成为孩子主要的精神养料,孩子便有退化为动物的危险。

短视频及其背后的算法推荐技术,绝对是人类前进道路上需要下大力气应对和适应的挑战。为什么我还要说技术原因只是表象?

因为我发现,费很大气力把手机从孩子手上拿走之后,孩子会陷入无事可干的境地。现实世界枯萎了。城市还有书店、剧院、公园、商场可以打发时间,农村几乎只剩下短视频了。孩子放下手机后,看到的很可能是大人正在对着手机嘎嘎乐,那么他们得到的结论只能是,等我长大就可以肆无忌惮刷手机了。

农村社会的文化溃败,才是最致命的。我们80后小时候的农村社会,可并没有这么凋敝。虽然那时候更穷更闭塞,但人还没有退化成只会躺在床上刷手机的动物。当时的农村仍是一个自足的生活世界,有礼仪有美感,天地自然都在人的四周。我记得我妈在夜里纺线的情景,记得在胡同里乘凉时长辈们讲的故事,记得跟小伙伴一起摸鱼、玩火、下象棋、练书法。我记得木工做活时洒落一地的刨花,记得众人一起盖房子时的热闹与欢乐,记得麦收时打谷场里牛是怎样拉着石磙一圈圈转,记得村后磨坊里长长的鼓胀的布口袋。

什么是文化,文化不是识文断字,是耳濡目染。

现在公路修通了,电商下乡了,网络发达了,学校不要钱了,但我觉得现在的农村孩子才是真正的史无前例地生活在文化沙漠中的一代。人和世界之间,只剩下金钱和网络。人是动物不假,可人是渴望理解渴望趣味的动物。短视频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和趣味,但要知道,那已经是孩子们能够接触到的最有意思的东西了。短视频有个致命的优点,不要钱。不是已经有人总结了吗,现今凡是有趣的物理空间和现实体验,都是昂贵的。

人人都能看到短视频的魔力,但很少有人看到现实世界的文化溃败。这其实是同一个进程。生活方式消失了,人们正在过的是没有方式的生活。

刷短视频这个动作的实质,是逃离自身。而在实际生活中体会不到乐趣的人,最渴望逃离自身。一个地方的人活得越没有滋味,越渴望扎进短视频的海市蜃楼。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