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聚力“三新”,句容奋力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日期:2024-02-21 07:45:45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聚力“三新”,句容奋力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 本报记者 晏培娟 钱飞

通讯员 鲍伟明 笪恒康

许鹏锋 尹季璇

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入选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追溯监测试点名单、华阳街道华阳蟠桃获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句容市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入选第二批江苏省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名单……今年以来,作为首批“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的句容,“三农”战线频频传来好消息。

“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示范推广新时代‘戴庄经验’‘丁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新农人’队伍,推动农业科技、农业现代化走在前、做示范。”句容市委书记周必松说。

选优种、建良田,夯实产业根基

眼下正值草莓上市旺季,在白兔镇徐村草莓种植示范基地,一颗颗色泽鲜亮、果形饱满的草莓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我家的草莓基本都是自主育苗,新品种上得快,品质也更好。”草莓种植大户樊忠说,镇里邀请镇江市农科院和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专家现场培训草莓育苗技术,目前全镇莓农绝大多数都是自主育苗。

句容依托镇江市农科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内高校院所,并借助“西邻南京、东接镇江”的区位优势,强化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成立句容农业研究院、句容丁庄葡萄产业研究院等校地共建研究机构6家,培育适合句容当地的新种苗15种。同时该市建立草莓、葡萄、茶叶、稻米等15个省级、3个市级、6个县级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把培训办到农民“家门口”。

跳上农机,启动车辆,转动方向盘……在“小谢在良田”抖音账号的视频里,郭庄镇95后小伙谢广胜驾驶农机行驶在农田里。“我想让大家看到农业的另一面,轻松、科技、活力。”谢广胜说,郭庄镇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农机应用提供了舞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去年句容市全面启动1.2万亩高标准农田提升改造,完成1.3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同时试点配套建设耕地质量监测设施,全力打造智慧农田。“开展设施农业、果树种植、茶叶生产等特色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建设不断深化。”句容市市长束克之说,该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95.08%。

聚合力、谋新路,开拓市场渠道

“人家收完水稻种小麦,我们这里种‘草’。”在天王镇戴庄村一处农田,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技术员任广明说,田里种的是红花草等绿肥,可以帮助土壤缓解“疲劳”,让生态得到治理修复。

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是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闯出的新路。在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的带领下,戴庄经过20余年实践探索,形成“党建引领、村社协作、科技支撑、生态循环”的“戴庄经验”,去年该村农民人均年收入达4.2万元。

2015年,在“戴庄经验”基础上,丁庄万亩葡萄专业合作联社成立。合作联社吸纳了茅山镇1927户葡萄种植户,在品种育苗、生产资料、技术培训、品质标准、品牌销售等5个方面实现统一。“抱团闯市场才更有竞争力,丁庄葡萄已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成为我省首个出口的葡萄类鲜果农产品。”丁庄村党委书记方静说。目前句容建成丁庄葡萄、天王稻米、白兔草莓等3个合作联社。

在下蜀镇禾田坊家庭农场蔬菜大棚,村民忙着采摘新鲜蔬菜。“每天能采摘青菜3000斤、菠菜400斤、茼蒿100斤、豌豆苗150斤。”该农场负责人戴顺花说,订单主要来自网络平台和社区团购。

作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句容大力推动农产品上网销售,去年农产品综合销售额达18.68亿元。

强帮扶、树标兵,引入人才活水

今年是90后夏洪廷返乡创业的第7个年头。7年前,他辞去建设公司的工作,回到家乡成立边城镇洪廷家庭农场。“我本科学的是建筑,转换赛道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多亏本地农技人员上门指导。”夏洪廷说,去年底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亚夫科技服务团”机电分团师生们还上门开展农机智能化改造及操作培训活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越来越多年轻人走向田间地头。谁来为他们的成长护航?句容成立“亚夫团队工作室”,聘请赵亚夫担任总顾问,培育出1200名农村科技人才,为全市300余个农村合作社、3万名农民提供技术支持。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华梦丽等38名新农菁英发起成立亚夫团队工作室科技兴农青年集体,已惠及4万余农户。

去年12月12日,“亚夫新农人学院”在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该学院着力培养“新农干”“新农创”“新农匠”和“新农服”4类拔尖创新型农业农村人才,为“三农”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

句容强化校地合作,协同培养农业科技“领头雁”“土专家”“田秀才”,每年安排20万元资金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培训,去年共培训农民1893人。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