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美国、英国、德国紧急表态!外交部回应!

   日期:2024-02-29 06:44:29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美国、英国、德国紧急表态!外交部回应!

日前,法国总统马克龙的一句话,引发轩然大波。

马克龙称,“不排除向乌派遣西方军队。”随后在2月27日,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等国家紧急回应此事,称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军队。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则表示,如果北约向乌克兰派遣军队,俄罗斯与北约直接冲突的不可避免性。

2月28日下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此事称,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呼吁各方为缓和紧张局势,推动停火止战凝聚共识、积累条件。中方也将继续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同日下午,毛宁宣布:中方特别代表将就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二轮穿梭外交。

美国、德国等表态

在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不排除向乌派遣西方军队”后,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等国家纷纷表态,称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军队。

据环球网援引法新社消息,当地时间2月27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娜·沃森在一份声明中称,美国总统拜登已经明确表示,美国不会派遣军队前往乌克兰作战。

另外,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称,美国在乌克兰的唯一军事人员是美国驻基辅大使馆,他们在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责任问题上做着“重要工作”。约翰·柯比否认美军可能被派往乌克兰进行排雷、武器生产或网络行动。法国外交部长塞茹尔内曾暗示西方军队可能会这样做,但是,柯比表示,是否向乌克兰派兵将是法国或其他任何北约国家的“主权决定”。

当地时间27日,对此事作出回应的还有美国国务院及五角大楼。在被问及美国是否会向乌派遣军队以用于训练等其他目的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称,“我们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总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拜登政府反对向乌克兰部署任何部队。同日,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赖德也在记者会上作出表态,称美国没有派遣美军赴乌作战计划。

另据路透社消息,在法国总统马克龙暗示有可能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后,德国、英国、瑞典等欧洲国家27日均表示,没有计划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

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在巴黎举行的会议上,欧洲的北约成员国达成了“不会在乌克兰领土上派遣地面部队和士兵”的协议。德国防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同日称,他认为,“马克龙这么说只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思考,据我所知,没有人支持派兵。”

英国首相苏纳克发言人27日也回应说,英国没有计划向乌克兰“大规模”部署军队。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也排除了向乌克兰出兵的可能性,他同时指出,马克龙可以讨论法国是否会向乌克兰派兵,但不能讨论北约,“乌克兰目前根本不可能有来自欧洲国家或北约的军队”。

法国总统马克龙2月26日在爱丽舍宫表示,不能排除向乌克兰派遣西方军队的可能性。这番言论在欧洲引发轩然大波。《纽约时报》称,马克龙两年来首次公开提出向乌克兰派兵的说法,这反映出西方削弱俄对乌军事行动的意图在不断加强。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称,此前西方已向乌提供大量军事装备,但如果西方向乌派兵,将意味着冲突的重大升级。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27日表示,俄方已经注意到马克龙就相关国家已讨论可能向乌克兰派遣武装力量的说法。佩斯科夫表示,如果北约向乌克兰派遣军队,届时将谈论的不是某种可能性,而是俄罗斯与北约直接冲突的不可避免性。

同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法国总统马克龙称不排除北约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这与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支持却未取得明显效果有关。这些人应该为欧洲考虑更理性、更安全的问题。

拉夫罗夫还表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前表示,希望今年春天在瑞士举行第一届乌克兰和平峰会。各方将在俄罗斯不到场的情况下敲定泽连斯基的“和平方案”,然后不经谈判就交给俄罗斯,这无异于对俄罗斯的最后通牒。

中方回应

2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法国总统马克龙本周表示,西方国家可能向乌克兰派遣军队,这一表态引发国际反应。白宫发言人表示美国不会派兵,外交部对马克龙的言论有何评论?

毛宁表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明确的,我们呼吁各方为缓和紧张局势,推动停火止战凝聚共识、积累条件。中方也将继续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中方特别代表将就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二轮穿梭外交。2月28日下午,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宣布: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将于3月2日起访问俄罗斯、欧盟总部、波兰、乌克兰、德国和法国,就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二轮穿梭外交。

对于中方为何选择此时就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开展第二轮穿梭外交?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8日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已满两年,战事仍在持续延宕,当前最紧迫的就是恢复和平,早一天开启和谈,损失就会减少一分。

毛宁表示,过去两年来,我们从未放弃劝和的努力,从未停下促谈的脚步。中方同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在内的各国深入沟通,为应对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专门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派特使穿梭斡旋,中方没有袖手旁观,没有拱火浇油,更没有从中渔利。

毛宁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通往一个目标,那就是为止战凝聚共识,为和谈铺路搭桥。我们将继续发挥自身独特作用,开展穿梭外交,凝聚各方共识,为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贡献中国智慧。

俄乌冲突将走向何方?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整整两年时间,目前已进入第三年。展望未来,俄乌冲突还会持续多久?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评级机构联合资信近日发布评论称,俄乌冲突预计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其未来走势将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包括西方国家援助的力度和及时性、俄乌双方可动用的兵力规模、欧美地区政治选举的结果、国际局势的变化等。其中,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将是最重要的一个“变量”。

联合资信表示,2024年美国大选或将是最重要的一个“变量”,这是因为美国对乌政策的变化将直接影响乌军能够获得的援助及整体战斗力,而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也主要受美国影响。从当前美国国内的选举情况来看,尽管特朗普近期官司缠身,但他在共和党内初选中仍然“势不可挡”,接连赢下多场党内初选,有很大概率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并再度与拜登竞选总统。

预计在11月美国大选前,美国对乌政策的调整空间不会太大,俄乌冲突也将延续目前的战略相持局面。如果拜登成功连任,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将有很大概率延续下去,但在国内两党争斗不断及民众不满的背景下援助规模预计很难大幅增加,俄乌冲突也将持续到2025年甚至更长时间。

联合资信称,如果特朗普成功当选美国总统,美国对乌政策将很有可能出现重大转变,正如他在竞选活动中所言:“如果我当选美国总统,那么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将会在24小时内结束。”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将有很大概率削减甚至完全切断对乌克兰的援助,而欧盟等其他西方国家很难补足这一缺口,乌克兰或将被迫开启和平谈判,加快俄乌冲突结束的进程。

联合资信指出,西方国家制裁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持续减弱,俄罗斯具备长期作战的经济基础,而乌克兰能否持续作战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西方国家的援助。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的全方位制裁措施,涉及金融、贸易、科技等诸多领域。不过,2023年以来,俄罗斯经济逐步适应这些制裁措施,其对俄罗斯经济的影响持续减弱,再加上俄罗斯加强与非西方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及提振本国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俄罗斯经济呈持续复苏态势。俄罗斯政府预计2023年俄罗斯经济将增长3.5%左右,其中约三分之一来自军工综合体及相关的电子、计算机、光学等产业。相对良好的经济表现为俄罗斯长期作战提供了基础。

乌克兰的资金和武器援助主要来源于美国和欧盟。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乌克兰能否持续作战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西方国家的援助能否及时、充足提供,否则将很难坚持长期战争。

责编:战术恒

校对:彭其华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