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校长  叶县  APP  重点   

报告解读丨为什么说“大农业观”和14亿人饭碗有关?

   日期:2024-03-06 01:01:01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报告解读丨为什么说“大农业观”和14亿人饭碗有关?

“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必须践行好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说。

“践行大农业观”是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里。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认为,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不仅能夯实粮食安全,还是建立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受访者供图

“我们的饭碗里不只有米饭”

梳理近十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发现,每年都强调粮食安全。如,2023年指出,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2年指出,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2019年指出:“近14亿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农业观”和“饭碗”联系在一起,还是头一次。什么是大农业观?林万龙认为,在大农业观视角下,农业经营主体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养业从业者,还包括在乡村地区从事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涉农行业的多业态经营者,体现农业的多功能性。农业产业形态,也不应该只有农业生产业,还应包括更为完整的涉农产业链,是一二三产融合的产业发展。

在林万龙看来,大农业观的含义是丰富的,食物的形态也是丰富的,不只是水稻、大豆、玉米,还有肉蛋奶、海洋森林产品及加工产品等,“践行大食物观,通俗地说,就是我们的饭碗里不只有米饭、馒头、肉蛋奶、蔬菜,而是更为丰富的食材。”

“‘大农业’含义的丰富,是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离不开的。以前我们的目标是解决温饱问题,而现在是要在温饱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以前农村种出的农作物,满足了人们饮食需要;而现在乡村民宿、健康食品等,是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大农业观的内涵已经在发生变化。”林万龙说。

大农业观是大食物观的基础

如何区分“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林万龙认为,大农业观的体现之一是大食物观,发展大农业是发展大食物的基础。

林万龙认为,“大食物观”强调食物来源的多元化,即通过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以前人们只想到用种养手段获取食物,而忽视了向森林、海洋等更广袤的国土要食物。“大农业观”则是着眼整个农业产业链条,“你没有大农业观的格局,就不会有大食物观的呈现。”

林万龙认为,践行好大农业观,不仅是中国人端牢饭碗的基础,还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要求。农业里的每个要素,只要激活出来,都是一个大产业链。无数个产业链交织起来,将形成农业强国的蓝图。

“要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将整个产业链条都做强,不能只做好某一个方面。”林万龙说,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全社会树立起大农业观,“树立大农业观,首先要观念先行,认识到农业功能的多元性,认识到农业产业链条的价值,用系统方法论推动产业链条发展。”

新京报记者 赵利新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付春愔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