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户外运动需求,各地大力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健身器材遍布城乡。然而,一些农村地区虽然兴建了不少体育设施和健身器材,但在器材的使用和运营维护、用地布局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导致部分农村地区的运动器材变成了“废材”。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马玉霞建议,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做好乡村户外运动服务的顶层设计,探索规范和健全维护、养护制度,将对器材和设施的维修落实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规定期限定期开始整修活动。健全和拓宽问题反映渠道,鼓励村民发现健身器材和有关设施出现问题质量和安全风险问题的时候,通过有关渠道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同时,强化对乡村健身器材和设施的重点规划,合理利用资源和农村用地。有关部门要加强实际调研的力度,掌握村民的体质特点和日常运动类型,对农村基本情况做到准确摸排,以实事求是的原则来合理布局健身设施和器材,保障农业用地的安全和健身器材不占据农地,杜绝“一刀切”的布置任务方式。加强安全宣传引导,健全农村健身指导人员,同时利用村中宣传栏等,普及健身基本常识、保健知识,让村民对健身器材的使用和自身锻炼的强度有基本的认识。
本报记者 董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