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安阳3月8日消息(记者 彭华)“安阳是一生必去的城市,有文化,必安阳!”近日,安阳市委书记袁家健向全球这样推介安阳。
据了解,去年,安阳市接待游客6986万人次、增长171%,综合收入674亿元、增长214%,分别是2019年的141%和116%。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文化的城市,将文旅文化深化融合,正以其独具的魅力吸引八方来客。
打造殷墟甲骨文城市品牌
2月26日上午,位于安阳的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该馆的开馆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并锁定在安阳。
殷墟博物馆新馆坐落于洹水之滨、殷墟之上,与殷墟宫庙遗址隔河相望,是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也是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中原文旅新名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整个建筑以《诗经·商颂》为源,以绿野草台、鼎立大地、层叠深邃、青铜装裹为形,在洹河之畔破土而出,形成具有考古学意义的“中华之范、文明圣殿”。
推开这座气势恢宏的青铜色建筑的大门,裹挟着三千多年前商王朝的鼎盛之风扑面而来。“商邑翼翼 四方之极”在这里通过古老的文字和悠久的文物得以展现。
殷墟博物馆开馆后与殷墟宫殿宗庙区、王陵区、殷墟考古文旅小镇共同构成“一馆两区一镇”的规模化展示阐释体系。
“很多游客来到安阳不知道该怎么规划、怎么玩,其实大家可以上午去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游玩,下午可以来殷墟博物馆进行参观,然后去殷墟考古文旅小镇逛一逛、吃吃饭,晚上来洹河夜游游洹河、看表演。”安阳殷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
构建“文字之都”超级IP矩阵
来到安阳,必然要去一趟中国文字博物馆。高大的字坊树立广场前端,白色鸽子盘旋而过。
“我们早就想来了,春节期间想着人太多了,所以我们特意选择这个周末,带着孩子过来看看甲骨文的发源地,了解一下汉字的发展史。”从郑州过来的刘先生说。
去年年初,安阳市全力打造 “文字之都”城市形象品牌。深入发掘安阳古城、周易、红旗渠、岳飞庙、二帝陵、大运河等历史文化资源以及太行大峡谷、“中国画谷”等优势文旅资源,打造富有安阳特色的国家文旅地标,积极构建“文字之都”超级IP矩阵,进一步提高城市形象辨识度,扩大城市品牌传播力。
去年9至11月,安阳市连续举办第十九届世界漫画大会、中国世界遗产旅游推广联盟(安阳)大会、2023安阳文旅文创发展大会、航空运动文化旅游节、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等一系列重大节会活动,并以“节会+旅游”模式推动安阳爆款文旅产品持续涌现。
其中,文旅文创发展大会推出“古韵鎏光·灯火安阳”安阳古城大型沉浸式夜游活动,三天时间,安阳古城游客突破20万人次。
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
近年来,安阳市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千亿级主导产业,“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持续擦亮,国际旅游目的地、区域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
未来,安阳将持续聚焦甲骨文的文化优势,围绕殷墟、曹操高陵、岳飞庙、羑里城、红旗渠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抓好殷墟遗址保护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注重品质提升,根据游客需求,打造一日游、两日游、三日游等不同精品线路。提高“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能力;丰富旅游业态,大力发展新文旅;强化数智赋能,提升文旅智慧化水平,使广大朋友“游在安阳、乐在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