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要么败者买单、要么战术性休战,俄乌战争没有“和谈结束”的可能

   日期:2024-03-13 08:41:29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6    评论:0    

原标题:要么败者买单、要么战术性休战,俄乌战争没有“和谈结束”的可能

要么败者买单、要么战术性休战,俄乌战争没有“和谈结束”的可能

种种迹象表明,这场乌克兰战争要么是在分出胜负后“败者买单”,要么是在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中逐渐形成“战术性休战”模式,而唯独不会以“和谈”的方式结束。原因是各方均没有妥协的空间。

一,乌克兰没谁敢“举起白旗”

日前,在会见来访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提出了举行“俄乌和平峰会”的建议,但却遭到泽连斯基的断然拒绝。理由是发动这场“侵略战争”的俄罗斯没有“资格”参加。

对于埃尔多安关于让俄罗斯直接参加和平峰会的建议,泽连斯基指出,即将在瑞士举行的和平峰会上,乌克兰会提出自己的和平方案,而俄罗斯不会出席,原因是:“我们不知道如何邀请那些对一切进行阻挠、摧毁和杀戮的人。”

其实,泽连斯基话里话外的真正含义是:如果允许俄罗斯参加和平峰会,也就意味着这场战争的“性质”变了,同时也意味着没有人再会为这场战争“买单”。比如承担战争责任和赔偿等。这也是美西方将俄罗斯排除在和平峰会之外,而俄罗斯及其支持者希望俄罗斯直接参加“和谈”的根本原因和“微妙之处”。

就在泽连斯基拒绝埃尔多安的建议后,紧接着就曝出了教皇方济各的“白旗论”。3月9日,梵蒂冈教皇方济各接受媒体采访的“视频片段”提前披露,未成想,方济各的言论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教皇方济各在回答记者提出的“谈判是否意味着‘举白旗’,是否意味着让更强大者的行为‘合法化’”的问题时说:“我相信,更强大的是那些认清形势、为民着想,有着‘举白旗’和谈判勇气的人。”

显而易见,乌克兰人认为方济各是在暗示乌克兰应该“投降”。为此,乌克兰外长库列巴回应称:“我们的国旗是黄蓝两色的旗帜,这是我们赖以生存、死亡和胜利的旗帜,我们永远不会升起其他旗帜。”

对于教皇方济各的“举白旗”言论,有着500多万受众的乌克兰希腊礼天主教会领袖斯维亚托斯拉夫·舍夫丘克回应称:“乌克兰受伤了,但没有被征服……相信我,没有人有投降的念头。”

显而易见,拒绝“投降”并不仅仅是基辅政权的意志,而是有着相当的民意基础。试想:已经付出几十万人伤亡代价的乌克兰人会轻易妥协吗?除非签署“城下之盟”,否则,别说是抵抗两年多的泽连斯基政权了,即便是换成任何一个通过选举上台的人,他也不敢“举白旗”,因为谁也不可能有承担“卖国贼”骂名的勇气。

二,普京及其执政团队无法承受“无功而返”的后果

乌克兰和美西方给俄罗斯开出的“和谈”条件是:俄军撤回到1991年时的边境。这也就意味着俄罗斯在付出几十万青壮年的伤亡代价、战争资源被严重消耗、发展潜力被严重削弱后,所有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无一实现,而且还搭进去2014年就已到手的克里米亚。果真如此的话,试问普京如何向俄罗斯国内交代?

为了配合这场俄乌战争和大选连任,普京构建了“重建俄罗斯世界”论,高调宣布“属于俄罗斯的时代已经到来”。基于此,如果俄军“两手空空”从乌克兰撤回,也就意味着普京构建的这些“理论框架”的坍塌。那样的话,普京就会在国内失去继续执政的理论基础及“合法性”。所以,即便是为此,普京也必须“咬牙”坚持将这场战争打下去。

三,美西方无法接受俄罗斯“获胜”带来的“连锁反应”

直白地说,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他们并非不能接受乌克兰失败,而是不能接受俄罗斯胜利后所必然导致的欧洲地缘政治变化以及国际秩序的逻辑改变。

乌克兰既不是欧盟国家,也不是北约成员。所以,表面看起来,乌克兰输了与西方体系关联性并不大。但是,乌克兰输了也就意味着俄罗斯赢了。

而俄罗斯胜了则必然会在东欧和北欧地区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也就意味着苏联解体后的欧洲地缘政治再度改变,以及二战后国际秩序中的逻辑体系崩塌。

在俄乌战争爆发后,舆论场上一直都有一种观点认为,欧洲国家之所以支持乌克兰和对抗俄罗斯,是因为被美国忽悠。可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事态表明,这种观点缺乏逻辑自洽。

比如,在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因为“内斗”暂时搁浅后,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反而加大了,马克龙甚至于提出了“北约出兵”论和组建欧洲“联盟军”的呼吁。

假如欧洲国家是被美国忽悠才支持乌克兰的,那么,在美国对乌援助“暂停”后,还不该“顺水推舟”吗?恰恰相反,欧洲反而在此时高举起了“援乌反俄”的大旗,这似乎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欧洲国家不能接受俄罗斯打败乌克兰以后所导致的欧洲地缘政治变化。

如果美国眼睁睁地看着俄罗斯胜利而无动于衷,那么,维系跨大西洋关系的基础就会被严重削弱,欧洲国家对美国的信任就会“打折扣”,必然会危及美国的霸权体系。

特别是俄罗斯赢得这场乌克兰战场后,俄罗斯人的“逻辑”必然会对国际秩序和未来的国际热点事件的处理模式构成重大影响,带来巨大冲击。所以,美国不会放弃,更不会让俄罗斯轻易获胜。

直白地说,即便是特朗普重新上台,别看他信誓旦旦地要停止援助乌克兰和结束这场战争,但在实际操作中,他也并不会任由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取得胜利。

一来,这场俄乌战争事关美国的国家战略定位。二来,美国总统不可能在美国“一手遮天”,是否援助乌克兰和遏制俄罗斯,最终需要美国国会来决定。所以,不管是谁做美国总统,都不可能改变遏制俄罗斯的战略。

既然美国和欧洲国家都会继续援助乌克兰,乌克兰就不会崩溃。那么,这场战争就有的打。

四,这场战争要么是“败者买单”,要么是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唯独不太可能以“和谈”的方式结束

既然乌、俄双方以及美西方都没有通过“和谈”来结束这场战争的妥协空间,那么,也就只有继续打下去,直到有一方战败而被迫签署“城下之盟”为止。

当然,如果一时分不出胜负,则必然会进入打打停停的“战术性休战”模式,即有点像印巴之间的“克什米尔冲突”那样,不定期的打一仗,以起到“宣示主权”的意义。而不会像“半岛战争”那样一“休战”就是几十年。

不过,从欧洲国家突然加大对乌克兰的援助力度,以及马克龙抛出“北约出兵”论来看,也许除了美国,没有哪一方能够承受旷日持久的“消耗战”。所以,在“和谈”无望的情况下,这场战争以“败者买单”的方式的收场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至于哪一方会获胜,那要看人类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而不是基于立场去判断。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