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院坝协商工作以来,江川区政协积极搭建协商平台,在雄关乡窑房村委会梅子铺小组开展以“实施村办公司梅干菜加工项目”为主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集思广益,破解发展难题,助推雄关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这段时间,江川区雄关乡窑房村委会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忙着采收雪里蕻,村民张秋华告诉记者,雪里蕻是制作梅干菜的原材料,种植成本低、生长周期短,他家栽种了5亩雪里蕻,目前已经采收了50吨。
村民 张秋华:
这个菜栽下来收成可以的,产量高,也省肥料,明年我们还会继续栽。
去年8月,江川区政协组织区政协委员、区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江川分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和雄关乡窑房村委会党员代表、群众代表20多人召开院坝协商会议,对梅干菜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的水源和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相关问题进行协商。通过协商,决定采取建沉淀池进行多级沉淀、净水还田的方式,解决雪里蕻清洗过程中产生大量泥水的问题,采用“腌晒共进”的方式加快雪里蕻的干燥进程。
窑房村委会副主任、村办公司董事施润告诉记者,按照协商议事会达成的共识,村办公司与鸿羽生物有限公司签订协议,鸿羽生物有限公司负责种植技术支持及销售,村办公司负责组织栽种雪里蕻、制作梅干菜。去年10月村办公司发放给村民能够栽种200亩的种子,12月底村民开始采收雪里蕻交售。截至目前已经收购雪里蕻近300吨,每吨收购价格在500至600元,每亩收入在3000元到5000元,很受群众欢迎。
窑房村委会副主任、村办公司董事施润:
农户栽下来,水源好的每亩产量能到9吨,水源不好的产量也有4到5吨,很多农户来咨询,希望大面积推广。做梅干菜最大的受益者是农户,附近的老百姓把菜拉来交给村办公司,还可以来村办公司就业,工钱每天110元。
据悉,雄关乡窑房村积极探索梅干菜产业发展,改变了烟后种植品种和冬季作物零星且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的状况,目前,雪里蕻种植从窑房村委会6个小组扩大到雄关社区、白石岩等村组,菜农种植意愿强烈,联农带农效果明显。村办公司正在探索完善销售利益分配模式,以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区政协委员、雄关乡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高级畜牧师 杨聪:
看到此次院坝协商带来的变化,我信心倍增,履职荣誉感满满,目前梅干菜项目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给村集体、群众带来了实惠。
来源综合:江川发布 全媒体记者:杜莎莎 李伟成通讯员:汪润芬
编辑发布:西部移动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