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台子村,原属于洪区沙岭镇。有附村两个:朝光村和闻家洼子。
地名来历。据《于洪区志·地名录》记载,清顺治八年(1651年),李、马等姓由山东莱阳迁来,初名房深泡。顺治十一年(1654年),移今址,因地处明边墙四座墩台附近,故名四台子。
朝光村,1964年,有6户朝鲜族农民来此定居,隶属四台子村的17生产队。1982年,命名为朝光村。
1932奉天近郊地图·四台子 闻家洼子
闻家洼子,清顺治八年(1651年),闻姓由山东省昌乐县迁此,以地势低洼和姓氏,取名闻家洼子。
据关升飞老师《于洪地名文化之旅》介绍,四台子村,李、马二姓于顺治八年由山东登登州府莱阳县李家庄、马家庄迁此,另一户马姓由河北乐亭县大马家庄徙来,在浑河故道南岸建居,初名房深泡。因地势低洼常受水灾,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迁居到西北方的高地,那里南、北各有两个墩台,故取名四台子(另一说因位于明辽东边墙第四座墩台附近,故名)。
朝光村。1964年沈阳冶炼厂农场撤回,遗留三栋宿舍,有六户朝鲜族人在此居住,隶属于四台子第十七生产小队。1982年普查地名时,以朝向光明之意更今名。
闻家洼子。清顺治八年,闻姓由山东昌乐县迁到四台子村南开荒种地。因此地居民多数姓闻,地势又低洼,故取名闻家洼子。政社分开后属于四台子村附村。
1910年承德县舆图·四台子
1934年沈阳县分区地图·五区·四台子
历史沿革。民国二年(1913年),属沈阳县西路五乡所辖。
1925年,属沈阳县第五区。
1935年日伪实行并村,将四台子改为“广信村一四台子”。
1945年9月8日,恢复原名。
1948年11月,属市郊办事处沙岭分区。
1951年12月19日,属马三家中心区沙岭分区。
1952年12月1日,属西郊区沙岭分区。
1956年5月6日,属西郊区沙岭分区。
1957年3月9日,属沈阳县沙岭区公所沙岭堡乡。
1958年3月18日,属沈阳县沙岭堡乡。
1958年10月,属沈阳县大青公社沙岭堡管理区。
1959年12月31日,撤销沈阳县,并入沈阳市。属铁西区中朝友谊公司(原大青公社)沙岭堡管理区。
1962年4月,属铁西区沙岭公社。
1964年由铁西区划归于洪区。
1983年,属沙岭乡。
1985年,属沙岭镇。
2002年末,属沙岭街道。
2010年,四台子、后马两村划归铁西区大潘街道。
2019年12月2日,由大潘街道划入昆明湖街道。
村委会旧址
村委会
村情概述。四台子村东至弓匠村,南至沈辽路,西至王兴村,北至京沈高速。全村占地总面积16000亩,原居住村民1256户,人口4139人。从2005年9月土地被征用。
四台子小学旧址
学校教育。四台子小学,1912年始建。1985年12月,有12个班,464名学生,25名教师。当时占地面积18998平方米,建筑面积1343平方米。后变更为大潘小学四台子分校。2019年,生源划归高明实验学校,四台子小学停办。
四台子小区
图片 | 李学增老师
文字 | 陈鑫
版权声明。仅在今日头条、搜狐号、新浪微博和本人同名微信公众号发表。严禁各种无耻自媒体私自转载!尤其是无耻的网易号、一点资讯等自媒体转载!其它平台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并务必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本文中的信息用于出版、发行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