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河南鲁山:老艺人“创新品”传承老手艺

   日期:2024-03-19 18:00:2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4    评论:0    

原标题:河南鲁山:老艺人“创新品”传承老手艺

中新网河南新闻3月19日电 “现在使用杆秤的人少了,可我想着老手艺不能丢,就精心制作出一些黄檀木的杆秤当做工艺品卖,没承想还有不少人下订单呢。”3月17日,在鲁山县张良镇国道329边的一家衡器专卖店,今年59岁的张结实一边制作杆秤一边介绍说。

图为张结实展示制作的杆称。

张结实制作杆秤的手艺已坚持近四十年。在20世纪杆秤流行的年代,他的衡器店一年能卖出去1500多根杆秤。

“制作杆秤很麻烦。”张结实介绍,从把一根方木条手工刮圆刮直,到钉秤纽、校秤、找秤星、钻眼钉秤星……一根杆秤得花费大半天时间。

秤砣有一定标准,秤杆长度也有一定标准。以前最小的杆秤能称重6斤,秤砣6两;最大的杆秤称重300斤,秤砣9斤。杆秤除了实用性外,在人们心目中还有“称心如意”的含义,所以在古代就有人把它当作工艺品收藏。

“人们常说的枣木杆秤,其实是桃木和杏木材质。因为枣木不适合做秤杆,桃木和杏木上色后颜色红紫,所以普通人都误以为是枣木了。”张结实说。

这些年,杆秤市场没落,但张结实可不会让自己的手艺没落。他创新性地使用材质更加坚实耐用、不吸油(以前人们卖肉或油膜时不会影响计量精度)的黄檀木制作杆秤,获得了顾客的青睐,一年也能卖出去上百根,这给了张结实坚守这门手艺的信心。

如今,张结实也会抽空精心制作出一些“工艺品杆秤”推向市场。他说:“如果有人想学这门手艺,我非常乐意教授。”(陈以显 乔新强/文图)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