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瞻发布:《中国农业轮胎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及前瞻分析报告》
农业轮胎行业定义
农业轮胎主要装在拖拉机、康拜因联合收割机和农机具车辆上使用,林业机械轮胎装在林业拖拉机和林业机械上,进行林业的采伐、集材、铲运和挖掘等作业。这两种轮胎的特点都是行驶速度要求不高,但其使用环境复杂,需要具备耐磨、抗冲击、抗切割等性能。
农业轮胎行业分类
农业轮胎可以根据用途、花纹、规格和尺寸等因素进行分类。根据用途,农业轮胎可以分为农业拖拉机轮胎和农机具车辆轮胎。根据花纹,农业轮胎可以分为R(农业拖拉机驱动轮胎)、F(一2双条或多条型)、I(一5导向型)和PEl(水田型)等。此外,农业轮胎还可以根据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等标准进行分类。例如,GB/T 2979-2017这一标准就是针对农业轮胎的规格、尺寸、气压与负荷进行规定的。
农业轮胎行业发展历程
农业轮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那时,农民们开始意识到传统的铁轮对于农业机械的运输和操作存在诸多不便,于是他们尝试使用橡胶轮胎来替代铁轮。早期的农业轮胎由橡胶和帆布制成,尽管这种设备相对简陋,但它已经能够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
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农业轮胎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例如,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一家轮胎制造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全橡胶的农业轮胎。这种新型轮胎更加耐磨、耐用,大大提高了农机的使用寿命。此后,农业轮胎的制造技术不断提高,材料的选择也更加多样化,如聚氨酯、尼龙等新型材料的应用,使农业轮胎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总的来说,农业轮胎行业经历了从起源、发展到不断创新的过程,现在正处于一个稳定增长的阶段。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个行业会继续关注如何提高轮胎的性能、耐用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问题。
农业轮胎行业上中下游
农业轮胎的上游主要包括橡胶、钢丝、帘布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轮胎制造设备和模具制造商。这些企业为农业轮胎的生产提供必要的原材料和生产设备。而农业轮胎的应用行业主要集中在农业机械化领域,包括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各种农机设备的配套使用,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农田耕作、种植、收割等农业生产环节。
我国农业轮胎行业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2022年,全球和中国农业轮胎市场容量分别达到599.15亿元(人民币)与210.36亿元。此外,我国轮胎产量中,玲珑轮胎和赛轮轮胎市场份额分别为10.56%和25.96%;销量中,玲珑轮胎和赛轮轮胎市场份额分别为9.29%和24.94%;销售额中,玲珑轮胎和赛轮轮胎市场份额分别为22.07%和20.73%。据最新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国内橡胶轮胎外胎(含摩托车等轮胎外胎)的产量为8.88亿条。这些数据显示出我国农业轮胎行业的市场规模正在稳步增长。
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的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38家重点企业(包括海外工厂)在农业轮胎行业的综合外胎产量达到了52857万条。其中,全钢胎产量为12238万条,同比增长4.1%;而半钢胎产量则为37777万条,同比增长14.1%。在销售量方面,玲珑轮胎在2021年的轮胎产销量中位列第一,其数据遥遥领先其他企业;赛轮轮胎紧随其后,全年生产轮胎4539.77万条,销量更是高达4361.97万条。
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我国农用轮胎的出口条数呈现强劲增长,整体增速高达46%,体现出我国农业轮胎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逐渐提升。另外,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的调查统计,2021年中国的轮胎产量总计达到6.97亿条,同比增长10%,而子午胎的产量更是达到了6.57亿条,同比增长10.2%。
农业轮胎行业政策
自2014年以来,我国政府在农业轮胎行业发展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来自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门,内容广泛且深入,涵盖了轮胎行业的准入条件、轮胎生产基地建设规范、轮胎翻新再制造技术以及绿色轮胎的发展等方面。
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显现出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废旧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已经构建了多元化的业务板块,包括旧轮胎翻新、废轮胎生产再生橡胶、废轮胎生产橡胶粉以及废轮胎(橡胶)热裂解等四个主要领域。这一切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废旧轮胎综合利用产业链也已经基本形成,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轮胎产业转方式、调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指导轮胎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其中包括通过兼并重组、优化布局、控制总量、淘汰落后、技术改造、节能减排等措施,积极推进轮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由大变强;坚持市场为主导,鼓励具有比较优势的骨干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品牌共享、产销一体等方式,兼并重组困难企业和落后企业,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促进企业向集团化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组织结构;引导生产企业集聚发展,优化布局结构;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农业轮胎行业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轮胎行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这主要表现在产品结构单一、技术水平较低、研发投入不足等方面。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农业轮胎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难以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推进,农业轮胎市场需求逐渐增加。然而,由于部分企业盲目扩张,导致农业轮胎行业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不仅加剧了市场竞争,还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农业轮胎行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现象。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采用劣质原材料和落后生产工艺,导致产品质量不达标。这不仅影响了农业轮胎的使用寿命,还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农业轮胎行业面临着较大的环保压力。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此外,农业轮胎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农业轮胎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促销战等竞争手段层出不穷。这使得部分企业陷入恶性竞争,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长期下来,不利于农业轮胎行业的健康发展。
农业轮胎行业的服务体系相对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售后服务、技术支持等方面。这导致农民在使用农业轮胎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满意度。总而言之,农业轮胎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环保压力增大、市场竞争激烈和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环保治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完善服务体系,推动农业轮胎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农业轮胎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农业轮胎行业的发展前景看起来相当广阔,这主要得益于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以及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农业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农业轮胎作为农业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量将随着农业机械的普及而增加。尤其在大中型农业机械中,对高质量、高性能农业轮胎的需求尤为突出。农业科技的创新为农业轮胎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例如,子午线轮胎技术的引入,提高了轮胎的行驶性能和使用寿命,也为农业轮胎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同时,环保、节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也将为农业轮胎行业开辟新的市场领域。此外,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农业轮胎的出口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为我国农业轮胎的出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