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黔南州平塘县水务局获悉,通过构建从“源头”到“水龙头”的饮用水安全保障体系,截至2023年底,该县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9%。
该县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坚持“规模化供水、专业化管理”,持续推进农村供水规模化建设、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改造及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等,不断强化农村供水保障。
黔南州平塘县水源地之一——坝王河
水源保障上,该县根据平塘六硐河、曹渡河、坝王河三条河流纵贯平塘县域实际,划分东、中、西部片区,利用河流、水库等稳定水源,完成以中部水厂、克度天文水厂等11个规模化供水水厂加N条管线的饮水安全基本布局,并通过厂网联通等模式有效破解小水源水量不足,分布不均衡等困难。日常管理上,该县先后出台《平塘县农村供水保障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平塘县城乡供水工程标准化管理改革实施方 案》,将200人以上和条件成熟的200以下农村供水工程交由供水企业统一运行管理,并建立“公司+片区服务中心+管水员”管理模式,实现企业化专业化管理服务全覆盖。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平塘县供水工程从2022年的62处降至现有的57处,覆盖全县33.53万人。其中,100人以上集中式供水工程34处,覆盖33.5万人;100人以下分散供水工程23处,覆盖0.03万人。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75.87%。
该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深入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十六字治水思路,积极做好全县管网规划编制,大力实施厂网连通工程,加快城乡供水水价制定等工作,并启动实施智慧水务,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通过建立城乡统筹、设施完备的供水工程体系,促进农村与城市供水实现同质量、同标准、同保障、同服务。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莉君
编辑 牟绍莉
二审 申川
三审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