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quot;/  校长  quot;  lt;met  作者,    叶县  时期  APP  重点 

12岁从河南农村走出的崔琦,到美国获得诺奖,晚年为何后悔了?

   日期:2024-04-04 12:40:13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12岁从河南农村走出的崔琦,到美国获得诺奖,晚年为何后悔了?

(说历史的女人——第1462期)

提起诺贝尔奖,大家都有崇拜之意;提起那些著名获奖者,比如爱因斯坦、泰戈尔、居里夫人等,更是膜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中国人获得诺奖的却很少,不过算上全世界的华人,也就是算上外籍华人的话,也不算太少了,而且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比如杨振宁(2015年由美籍改回中国籍)、李政道、李远哲、丁肇中、朱棣文、钱永健、高坤等,今天要讲述的是另外一个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2岁从河南农村老家走出的崔琦,到美国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晚年为何后悔了?

崔琦是第六位华裔诺奖得主,他于1998年因发现并解释了电子量子流体这一特殊现象,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对他来说应该是至高无上的荣誉了,但他到晚年时却坦承,对当年的选择很后悔,甚至到美国求学都是一个错误的选择,那么这究竟为何呢?

(一)生在农村的天才少年

1939年2月28日,崔琦出生于河南省宝丰县肖旗乡范庄村。崔琦出生时,他的父亲崔长生已经42岁,母亲王双贤也41岁了。当时他已经有三个姐姐,作为家中唯一的男孩,而且是父母大龄之年才出生的,他自然成为父母的宝贝疙瘩、掌上明珠。但是,深明大义的父母并没有太娇惯他,崔琦自幼就跟父母、姐姐一样辛苦劳作。

后来,崔琦提起他的母亲,十分感激母亲对他的教诲。他的母亲王双贤出身大户人家,当时王家拥有良田数百亩,是方圆有名的富户。王双贤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她温柔善良,与世无争,很能干而且有主见。但其父恪守“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不让她进入私塾读书,所以她识字不多。这也是她到崔家后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的原因,不能把孩子再耽误了。

崔琦的母亲不仅有远见,而且善于培养孩子的务实和吃苦耐劳精神,让崔琦从小就没有任何优越感。农忙时,崔琦跟父亲一样在田地里干活,播种、施肥、锄地、浇水等样样他都拿得下;农闲时,他还要放牛,或者出去割草、砍柴等。

当然,崔琦无疑也是个天才少年。他聪明过人,上小学时已经有相当的数学水平。土改时期,村里曾经把他叫去跟着分地,无论三角形、菱形、梯形或者不规则的地块,都难不住他。当时有个远近有名的老会计,故意找了一块叫“一杆旗”的地块为难他。这块地呈很不规则的三角形。当人们把各边的长度一量出来,崔琦一口就说出了地块的面积,让大家瞠目结舌。

对于崔琦的天赋,他的父母当然十分欣慰,但当时农村的教育条件很有限,崔琦上完小学后,无法在方圆几十里找到一所中学就读,于是暂时辍学回家了。

然而,是人才你是留不住的。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或者是在其父母的努力寻找下),崔琦12岁那年(1951年),意外地得到了一个外出求学的机会,自此,他的人生开始与众不同。

(二)慈母手中线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多年以后,当崔琦拿到诺贝尔奖牌之时,最先想到的必然是这首诗。那时的崔琦尽管已经12岁,但仍然是个孩子,而且是个一直偎依在父母身边从未出过家乡的孩子。但他何曾想到,他这一走出家门,居然长达63年之久,而且居然成了自己同父母的永诀!

自崔琦临行前的数日开始,母亲就开始不分昼夜地忙活了,为未成年的儿子缝被褥、做衣服。那时候可不比现在,到商场里一买就可以了,甚至连买都不必,向学校快递过去,或者自己到学校再买。那时单衣、棉衣,一件件必须得自己做。一灯如豆,一针一线,心血滴滴。

临行前,母亲再次嘱咐崔琦:“你要记得,出去必须努力读书,只有这样你才会有个好前途……”

1951年秋,崔琦进入香港培正中学读书。

但崔琦的人生并非从此便一帆风顺。由于地域、环境的原因,语言的隔阂等,开始崔琦很难适应香港的生活,他曾经打过退堂鼓,两次写信回来说想退学。可母亲的回信很坚决:“你不要想家,只有你安心地读书,才是父母最大的安慰。”

在父母的支持下,崔琦终于安下心来,发奋苦读,拿下全额奖学金,最终顺利完成中学的学业。

(三)到美国摘得桂冠

1958年,对于崔琦来说,是他人生的一个分野。此时19岁的崔琦已经不是一个孩子,对于自己的命运前途有了属于自己的清醒判断和清晰的设计。这年他赴美国留学,就读于伊利诺伊州奥古斯塔纳学院。

崔琦向来是个爱好、兴趣很广泛的人,他在大学多门学科都很优秀,不仅物理、化学、生物、外语不在话下,而且还喜欢音乐和体育,打篮球、唱歌也是出类拔萃。大学毕业时,有同学曾对崔琦如此概括:

六尺身材堪为高,

天赋英聪功课好,

兼长国英数。

日常小事却糊涂,

五毫当一毫。

写字时笔墨飞舞,

笔迹字体如乱草;

指挥音乐,

南拳北腿如比武;

歌声动人,

姿势美妙够风度。

崔琦在奥古斯塔纳学院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又进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于1967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此时的崔琦28岁,风华正茂,进入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从1982年起,崔琦任普林斯顿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主要从事电子材料基本性质等领域的研究。1984年,他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获浓缩物质物理巴克利奖。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崔琦发现了逊电子在强磁场、超低温条件下互相作用,能形成某种特异性质的量子流体。电子量子的发现是量子物理学领域内的重大突破,为现代物理学许多分支中新的理论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此1998年10月13日,崔琦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同他一块分享此奖的还有德国科学家施特默和美国科学家劳克林。同年,崔琦还获得了美国富兰克林物理学奖。

崔琦也成了继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丁肇中、朱棣文之后,第六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华裔。因为他也是美国国籍的。也许有人会说,他即便获得了再高的荣誉,也是美国人,对于中国来说,他谈不上爱国,中国养大了他,他却服务于别国,是吃里扒外,有什么可以炫耀的?

话不能这样说。首先科学是无国界的,在哪里取得的成就,都是服务于人类,只要你是人类的一员,就不该诋毁人家;第二,尽管当年钱学森、钱三强等人在美国学成之后坚决回国了,这应该高度赞扬;但你不该对任何人都要求这么高,人无完人,我们不能对所有人进行道德绑架;第三,从客观上说,当时中国的科研条件比美国还有很大差距,如果他留在国内,是很难拿到诺贝尔奖的,这我们必须承认;第四,他的出走也是有难言之隐的,这一点咱们下面细说;第五,崔琦先生对中国也不是没有一点贡献,他晚年对祖国科技方面上也是有所贡献的。

(四)游子归来:后悔当初的选择

我们知道院士是科学界的最高学术称号,也是一个科学家的至高荣誉了,崔琦不仅是美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后来于2000年也成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何中国给他这么高的荣誉?

因为崔琦先生虽然身在大洋彼岸,但一直关注着祖国的科学事业,他跟中国科学界人士一直有远程科技交流,他后来还被聘为中科院荣誉教授,拥有香港大学荣誉博士学位,并当选为香港科学院的创院院士。

崔琦在1999年曾接受著名媒体人杨澜的采访,被杨澜认为是她一生中最感人的一次采访。采访中,杨澜得知,崔琦一直不愿回国是有难言之隐的。

前面说过,1958年是崔琦个人的人生分野,从那以后,他去了美国而且一去不回,为什么他不回来呢?是不想念家乡吗?当然不是。因为我国自1958年开始进入了连续3年的“大饥荒”,特别是农村饿死了许多人。崔琦的父亲就是那时候饿死的。

父亲死后不久,出身于大户人家的母亲,因为背负了“里通外国”的罪名,受到不公正待遇,最后郁郁而终。父母的相继去世,使崔琦深受打击。你设身处地一想,他是不是不忍回到自己的故乡?因为即便回来了,也见不到亲爱的父母亲了,会使他更加失落和伤痛!所以,尽管他的心中在滴血,但他明确表示,他不愿回家,原因是,父母永远活在我心中,形式并不重要。

当然还有一个意思,如果他不回家,在他的记忆深处,永远会回荡着父母年轻时候的影子,父母永远会在梦中跟他温馨地相遇。至少在梦中,一切都会停留在最初的样子,地老天荒,永不改变。如果回去了,面对一个荒冢,他的伤疤会被无情地揭开,一切美好的幻想都将随风而逝……

所以为了一份美好的回忆,还是呆在异乡吧。

不过人总是会老的,崔琦是中国人,也有叶落归根的念想。2014年,75岁的崔琦终于回家了。这位游子携夫人、女儿、女婿、外孙,在阔别63年之久后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和故乡。

从12岁的懵懂少年,到如今的年逾古稀,崔琦的感慨太多。当踏入河南宝丰家乡的土地时,他泪奔如潮,哭得像一个孩子。是的,他真想如今还是那个12岁的少年啊!

当时杨澜采访崔琦,曾问到这样一个问题:“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年母亲没有坚持将你送出去读书,今天的你将是怎样的状态?”

若是一般人都会回答一些对母亲感恩的话,感谢母亲给了他今天的荣誉等等。可崔琦不,他是如此回答的:

“其实我宁愿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家里若还留有一个儿子的话,应该还是不一样吧,也许他们(父母)就不至于死了。”

崔琦在话语之中透出深深的悔恨,和浓浓的苦涩。前面说过,崔琦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如果他呆在家,而不是去了美国,那么有儿子的支撑或者是安慰,他的父亲会死吗?即便他父亲还是饿死了,如果有儿子的安慰和照料,他的母亲会在忧郁中死去吗?也许,一切还有挽回的余地。因为,在中国,尤其是在那个年代,儿子永远是父母的希望!特别是家中只有一个儿子的话。

当杨澜再次问道:“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选择外出读书,还是留在农村?”

“我宁愿当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崔琦再次毫不犹豫地回答。

子欲孝而亲不在。这也许是人生最残酷的事情。杨澜在《一问一世界》中如此写道:“诺贝尔物理学奖也好,社会的承认也好,都不足以弥补他的失去和心中的痛。”

是的,人生的选择有很多种,你成功的机会也很多,但父母给你孝敬的机会却不多。你给你父母做孩子的机会仅有一次。没有来生……

(文/说历史的女人·花无去)

参考资料:《香港呼呼科学的春天》《诺贝尔奖获得者回到宝丰老家》《崔琦的传奇求学路:从放牛娃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等。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