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浅议农业“八字宪法”

   日期:2024-04-04 21:00:14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浅议农业“八字宪法”

原创 胡保泰 鲁沂文学 2024-03-16 21:12 山东

农历甲辰正月廿四日,第二天惊蛰。自正月初九那天始,陆续两天,下了一场几十年未有的大雪,雪后足有十天,雪终于融化了。

在当下春季的农村,勤劳的人们,又以饱满的姿态,开始备春耕了。在自1958年,毛主席提出“八字宪法”以来,勤劳、智慧的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认真领会。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水,种,密,保,管,工。”这些是具有科学内涵和总结的农业知识及农业生产的措施。当前,春起首先要备好肥料,俗语“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具有科学道理的,这就好像饲养动物,不喂饱好饲料和水,它不长,就不能干活是一个道理。何况庄稼施肥足能促进生长,还能预防病虫害。

至于“土”,是指土壤,生产中种植农作物需要有肥沃的土地。有了上好肥沃的土地,庄稼就可保证丰收的一半。因此,春耕时,要深耕细作,同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改良土壤。这样庄稼农作物会在肥沃的土壤环境中快乐的生长,庄稼能扎下根,舒展根须。再者,深耕还能防干旱。对于崂山,城阳区处于丘陵地区,要因地制宜。

水,是指水利条件,庄稼作物种植没有水是不行的,只靠上天下雨,没有保证。当然,风调雨顺的年景为最好,可是往往老天又不由人的打算,及时雨没有那么多,需要雨时它不下,不需雨时下多了。因而,有论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森林是命脉的源泉”。毛泽东主席在1934年,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大会上发表讲话时强调了水利对于农业的重要性。根据我国农民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具体措施,以及科学技术的成果,1958年12月9日毛泽东同志在八届六中全会上又提出农业“八字宪法”思想之后,“水、肥、土、种、密、保、管、工”被写进《中共中央关于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所以,在种好庄稼的前提下,要保证有水,因此,采取了深挖井,建平塘,修水库,修水渠。河南省林县水渠,即红旗渠,总干渠70.6公里,引水灌溉农田,为农业生产丰收,解除干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就崂山地区各村建了不少的水库,较大的有崂山水库(专供市民吃水),东风水库,泉心河水库、二龙山水库等,单说北龙口村大集体时,分别在村四周几条山梁上加了三座水渠,水渠绕山转,修水库四座,打水井五眼。扩大了水浇面积,使粮食产量连年丰收。可见,农业生产中,水是一个重要条件。

种,即种子。种庄稼要选择优良品种,有了优良品种,粮食作物在水肥充足的情况下,就能创高产。否则,没有好的种子,土壤、肥力、水利条件再好也无济于事。“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本。”这是辩证的。由此可见,种子是关键。所以,不但要有优良品种,还要有改良品种。要根据土质,区别下洼地和丘陵的不同,要因地制宜。农业专家袁隆平极力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创造水稻高产。李振声、赵宏璋研发的杂交小麦等粮食亩产大幅度提高,获得粮食大丰收,总产量连续翻翻。1971年,北龙口大队种植的玉米培育了优良种子,个头大,又好吃,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访问青岛,就吃过这大队的玉米。

密,即合理密植。农作物种植不可太密,不能认为密就高产,当然,也不能太稀,要讲究合理密植。如小麦种植太密,拔节抽穗期,容易引起秸秆倒伏。造成小麦减产。其它作物同样,太密,会造成遮光,遮光会使作物苗软弱,从而捂花盖果。合理密植,实际就是讲究透风透光,让作物健壮。

保,是指田间保护,对土壤的保护,防止水土流失,整地保墒,留有堰沟,做到防旱防涝。另外,对于农家肥和化学肥料,要调配混合使用。控制好农药的使用,适宜的配比,针对作物的幼苗和成苗期的不同,而使用农药,要科学用药,对喷洒与地下农药的使用要有区别。保护水资源,加强生态保护,切记注意,避免化学药品污染水源及水浇地。

工,指工具。对传统的工具,要修正,有利的使用,先进的农具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或减轻劳动力。“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随着时代的改革,要发展使用新式农具,减轻劳动力,减轻劳动的工作量,如,耕地、运输、喷洒农药的机械的使用。根据山地与平原的不同,选择大型与小型的农业用具。现在有不少的农田使用无人机喷洒农药了。

综上这所述,对农业“八字宪法”要因地制宜,根据墒情,地情,物候环境的不同,合理、灵活的落实运用。把实施农业“八字宪法”,作为经验措施来运用。这样可以确保农业的丰产丰收。

在过去的六十多年,农业“八字宪法”成功的指导了农业生产,在当今的社会主义新时代,依然能量无限,会更好的指导农村农业生产,这也是确保丰收的指南。我们要立足本职,还要继续深入学习领会,发扬光大。

作者简介:胡保泰,男,字山言,网名山脚人家,山东青岛人。多篇散文、小说,分别发表在《半岛都市报》、《财经日报》、《青岛晚报》、《崂山春秋》、《青岛好人》、《市北文学》、《新视听》、《当代散文》、《城阳纵横》、《黄海文潮》、《城阳文艺》等多家报刊杂志。2013年作品入编《乡情民俗》。主笔编纂《崂山五中校志》。现为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青岛城阳诗词学会会员,蓝月亮文学社会员,即墨文学研究会理事,《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理事,出版合集《梦在蓝天》、《追梦》、《青岛市民间作家》等。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