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十堰特色农业产业“多点开花”,奏响“致富曲”

   日期:2024-04-07 22:00:15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十堰特色农业产业“多点开花”,奏响“致富曲”

十堰广电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支持打造乡土特色品牌。十堰各地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升农业综合质效,促进农民增收。

竹溪县中峰镇:小香椿成就大产业

随着气温回暖,竹溪县中峰镇700余亩红油香椿迎来采摘季,一大早,村民们就开始了采摘。

香椿又被称为“椿芽”,是每年春季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近年来,同庆沟村的香椿已经走出竹溪,销往十堰、武汉、上海等地。

香椿产业不仅帮助村民务工增收,还促进了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

竹溪县中峰镇同庆沟村干部刘桂菊介绍,目前香椿已经进入丰产期,预计亩产700斤以上,每斤均价约15元,每亩产值近万元。

中峰镇还因地制宜发展贡米、茶叶、油菜、羊肚菌、莲藕、樱桃等产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竹溪县中峰镇党委副书记王志东表示,中峰镇按照茶山稻海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推进多产业发展,提高农业附加值,结合观光农业、文旅发展促进三产融合,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

房县土城镇:黑木耳扎下致富根

在房县土城镇,一朵朵小木耳不仅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匙”,也“串”起了乡村振兴的“大产业”。土城镇通省村2组的木耳种植基地,工人们把菌棒放入机械中刺孔,然后码放整齐进行养菌。

房县土城镇通省村种植户王德菊介绍,木耳的生长与天气温度相关,采摘期在30天至45天左右。

大棚里,一排排菌棒交织而立、整齐排列,非常壮观。村里的种植户说,有政策扶持,加上市场行情不错,目前一万斤木耳纯收入有十余万元。

房县土城镇通省村种植户吴兴敏告诉记者,种植木耳政府一袋补贴0.7元,她家大棚半季种了10万袋木耳、6万袋地耳、十多亩羊肚菌。

小小木耳不仅可以让种植户增收,还可以带动闲散劳动力就业,进入收获期,每人每天采摘木耳能赚100元。

目前,房县土城镇已建成1000万棒木耳种植示范基地,配套喷水系统覆盖400亩,改造菌棚200个,形成了“菌种、生产、加工、分拣、销售”全产业链。

郧阳区谭山镇:点亮致富新“薯”光

红薯作为郧阳三大宝之一,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近日,在郧阳区谭山镇白龙庙村红薯育苗基地,村民们正忙着进行春季管护。

育苗基地负责人李海青介绍,目前200吨红薯种子已经全部种下,春天是红薯生长的关键时期,从三月中旬至五月初,基地会安排二十余名工人进行除草、管控,保障红薯生长。

湖北旺耀农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候升春表示,今年排了红薯母子200万斤,供全区5万亩红薯地种植,也增加了三个红薯品种,保证品种多样化。

一手抓红薯育苗和基地建设,一手抓红薯深加工。郧阳区谭山镇将红薯产业链建设与撂荒地利用有机结合,打造红薯产业综合体。六月份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3000万元,带动就业300人。

(竹溪融媒记者郭军 方赛 李遥 房县融媒记者秦珊珊 郧阳融媒记者杨欢)

(来源:十堰广电)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