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quot;/  quot;  校长  lt;met  作者,    叶县  时期  APP  重点 

鲁迅文章渐渐从教科书中消失,为何会“去鲁迅化”?余华点明原因

   日期:2024-04-09 08:40:22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鲁迅文章渐渐从教科书中消失,为何会“去鲁迅化”?余华点明原因

鲁迅文章渐渐从教科书中消失,为何会“去鲁迅化”?余华点明原因

还记得当年的《少年闰土》和《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吗?还记得慷慨激昂的《纪念刘和珍君》吗?

这些都是当年被选入中小学课本中鲁迅的佳作,启迪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

然而如今这些文章都已经渐渐的从课本中删去了。

为什么要把鲁迅的文章删掉呢?著名文学家余华给出了答案……

针砭时弊

想要读懂鲁迅的文学,首先要了解鲁迅生活的时代。

鲁迅出生于1881年,正处于封建王朝统治的末期,君臣等级制度还牢牢扎根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规则。

在《少年闰土》中,鲁迅就曾经提到,他和闰土曾经是儿时玩大的伙伴,当年一轮圆月下,两个少年人在西瓜地里刺猹,放声大笑,无忧无虑。

然而随着两人的成长,鲁迅先生成为闰土眼中代表家庭权威的少爷,闰土成为自己心中勤劳规矩的长工,等级制度冲散了他们儿时相伴的情谊,正在把人规训成冷冰冰的机器。

批判这个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压迫和拘束,也是鲁迅创作这篇文章的初衷,只有真正体会过沧海桑田变化的人才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青年时期鲁迅到日本去留学,当时清政府已经屈服于列强的铁蹄之下,连昔日向天朝上国学习的日本也已经脱亚入欧。

此时的鲁迅先生认为学习日本,学习医术,医人就是医国,为此他远渡重洋。

然而在日本期间,鲁迅先生亲眼看到了日本对中国的蔑视以及在日俄战争中的残暴,这一点在他的文章《范爱农》,《藤野先生》以及《我的回忆》中都有所体现。

尤其在日俄战争中亲眼看到无辜的中国百姓被杀,旁边的同胞们却是一副冷漠的面孔,这一点深深刺痛了鲁迅先生,也让他终于明白,学医根本救不了这个国家,只有鞭辟入里的文字才能够振聋发聩。

于是他弃医从文开始了写作生涯。

当时的中国正值北洋军阀混战时代,从北平到上海你方唱罢我登场,军阀们你争我夺,烧杀抢掠,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面对这样的现状,鲁迅先生无力改变现状,只能用尖锐的文章讽刺当局,讽刺这个令人心寒的社会。

后来随着民国的建立,混战的局势虽然有所稳定,然而日本人又踏破山海关,从东北三省打到华北平原。

一时间中华大地战火纷飞,狼烟四起,无数人在战火中丧生,生灵涂炭,哀鸿遍野。

然而面对此情此景,南京国民政府却一味的软弱,只敢在陕甘宁地区疯狂围剿共产党,并不敢在正面战场和日本作战。

当局这种软弱的态度让鲁迅先生恨上加恨,他的文字如刀如鼓,刺破这个黑暗的世界,敲响肉食者封闭的耳朵,替底层民众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呐喊。

这些思想,如果不是感同身受,生活在太平盛世里的人很难切身体会。

晦涩难懂

现在的人们生活在太平盛世里,随着国家的不断富强,一代比一代的生活条件更好,这种有希望,有未来的感觉与鲁迅文章中表达的思想迥然不同,所以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鲁迅提出质疑,希望将他的文章从中小学课本中剔除。

他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鲁迅文章中的内涵太过黑暗。

是时代的不幸导致了鲁迅文章的尖锐,除了一少部分歌颂和回忆少年时期人性的美好之外,在部分人看来鲁迅大多数文章都在讽刺社会,讽刺政府,讽刺麻木不仁的同胞们。

所以一些人认为这种思想与现在大相径庭,而且下一代作为祖国的花朵,一直被国家和老师教育要团结友爱,与人为善。难免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思想。而且中小学孩子们的价值观还在没有养成的阶段,有时候甚至无法分清现实与虚幻,如果让他们过度阅读鲁迅的文章,难免会让他们对社会和未来产生失望情绪。

因此,这部分人给出的答案是既然不能带来正向的情绪反馈,不如删除为好。

其次,鲁迅的文章太过晦涩难懂。

鲁迅正处在时代交替的风口浪尖上,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走在思想潮流前端的有志青年们都在从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

所以提议删除鲁迅先生文章的人认为,虽然文章以白话文为主,但由于正处在过渡时期,很多语言习惯无法摆脱文言文的束缚。

所以,从当下的眼光看鲁迅先生的文章可以发现,从语法还是遣词造句上都与现在的风格有所不同。

中小学正处在说话和写作训练的关键时期,应该多看一看现在白话文新闻流畅的文章,如果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尤其学习了半文不白的浅词造句习惯,会对孩子的说话和写作造成严重影响。

最后这些人给出的另一个答案是,鲁迅先生的文章已经脱离时代的发展。

鲁迅文章中那个令人悲愤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大美中国,孩子们要学习的是如何健康成长,健全人格,为国家发展努力,而不是如何讽刺政府,讽刺国家和社会。

鲁迅先生的文章虽好,但他只局限于那个时代之中唤醒无数的有学之士,孩子们拿来学习百无一用,只会占用他们更多的学习时间。

所以他们认为应当将鲁迅先生的文章逐渐剔除。

在21世纪初,课本上还收录着《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纪念刘和珍君》等等鲁迅先生的文章,如今在翻看人教版以及地方各出版社的教材,基本上很难看到这些文章了。

在询问很多青少年关于鲁迅先生的记忆,他们也只局限于知道这是一位著名的文豪,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事迹几乎一无所知,鲁迅先生的痕迹似乎正在被这个时代抹除。

但这么做真的好吗?

因龄制宜

前段时间网络上流传着一个热梗,叫做脱掉孔乙己的长衫。

指的是在当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因为受过大学教育,觉得自己是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人才,所以在就业市场上高不成低不就。

想找好工作,无奈岗位有限,或者学历不够匹配,找那些如保洁,保安等不需要学历的工作,又觉得辜负了自己十几年寒窗苦读。

就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一样,因为读了几年书,认为自己勉强算是个风雅的读书人,因此在做事的时候离不开读书人的酸腐气,即便生活拮据到需要去偷书,只能吃茴香豆,也不肯脱下自己的长衫回到底层。

当初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懂其中的深意,进入社会之后才懂得孔乙己的心酸。

这就是鲁迅文章的重要之处,他指的并不是某一时代,而是借用时代来反映人性,其文章内容看似已经脱离了时代,其实一直都在时代的包容之中。

而且鲁迅先生的文章虽然文白交杂,但仔细品读之后才能感觉到其中的美妙。

尤其在短视频快节奏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丢掉了阅读的习惯,有很多人反映自己现在已经无法长时间专注于做一件事情,不要说坐下来读一本几十万字的书,哪怕是让自己像高中时一样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都十分艰难。

甚至由于手机,电脑等打字软件的泛滥,很多人都出现了提笔忘字的现象。

科技的发展虽然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也的确是文学的没落和倒退。

这个时候在看鲁迅先生的文章,似乎有一种挽救文学于危亡的历史宿命感,至少能够让下一代知道,真正好的文章到底是什么样子。

少年人读鲁迅文集,总比张口就是网络热梗要好的多。

其实关于鲁迅先生,余华这位当时文豪都给出过相当中肯的评价。

余华就曾经在讲座中提到,他小时候最讨厌的文学家就是鲁迅,因为他的文章晦涩难懂,作为孩童很难学习。

但是随着自己年龄渐长,尤其真的拿起笔来写作,进入文学界之后,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油然升起,不可否认,鲁迅先生对时代的推动和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余华的回答似乎已经破解了,为什么“去鲁迅化”成为风潮的原因,因为文章与孩童的年龄以及理解不符。

但这并不是鲁迅先生和文章的错,其实可以按照孩子的年龄来分配阅读鲁迅的文章,比如《少年闰土》,《藤野先生》等相对轻松的文章,其实可以放在中小学课本中,方便孩子们理解和阅读。

至于那些针砭时弊的,尖锐讽刺的,可以放在高中和大学,在孩子们的思想更成熟时,阅读理解。

鲁迅先生的文章才是思想启迪的宝库,连毛主席都酷爱翻译,他当年甚至用这本书教育女儿李敏,其实正是因为通过鲁迅先生的文章了解过封建时代的可怕,青少年们才能更加懂得,现在的和平社会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