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时期  叶县  APP  重点 

下击暴流:难以预报的强对流天气

   日期:2024-04-10 07:44:10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下击暴流:难以预报的强对流天气

下击暴流:难以预报的强对流天气

下击暴流形成示意图。制图王思祺

自3月31日开始,江西南昌持续受到强对流天气影响,截至4月4日,共造成668.9公顷农作物绝收,严重损 坏 房 屋 115户,直接经济损失4亿元,还有居民在睡梦中被 大 风 卷 下楼。这次风灾之所以威力惊人,据专家介绍,可能是下击暴流叠加狭管效应所致。

1飞机轮船的头号“天气刺客”

强对流天气是指发生突然、剧烈、破坏力极大,常伴有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局部强降雨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而在这些灾害天气中,还隐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刺客”——下击暴流。

下击暴流,是指一种从雷暴云中瞬间从天而降的气流,到达地面后会形成一股直线型大风迅速向四面散开。这就好比从天上扔下了一枚气流炸弹,裹挟着雨滴狠狠地砸向地面,席卷四方。

这种风力在接近地面的地方愈发猛烈,最大时可达十五级,其威力与龙卷风不相上下。但不同于龙卷风的旋转式狂风,下击暴流的风力是直线型的,其破坏力同样不容小觑。

下击暴流属于突发性、局地性、小概率、强对流天气。这种高空抛物式的大风相当危险,杀伤力极强,是飞机和轮船的头号“天气刺客”。

2下击暴流是如何产生的?

在我国的春季和夏季,由于下层空气升温较快,并与北方来的冷空气形成对峙,空气温度出现“下面暖、上面冷”,这种温度的反差极易引发强烈的对流性天气。这就像是一锅沸腾的油,稍遇冷水便会剧烈翻涌。

这种强对流在天上一般有高耸和厚重的云团,它们头重脚轻地悬在空中,云中剧烈的降水拼命地将它往下“拽”,这时一旦对流云团承受不住,就可能会瞬间“垮塌”,引发下击暴流。

2022 年夏天,40℃的持续极端高温让强对流天气超乎寻常地猛烈,浙江宁波地区接连出现了两次下击暴流事件,一艘停靠在码头的休闲渔船及引桥直接被吹翻,其最大风力达到了惊人的12-13级。

3为何无法精准预报?

令人遗憾的是,下击暴流的预报至今仍是一个难题。这是因为强对流天气过程十分短暂并带有明显突发性,时长约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而下击暴流的发生时间更短,往往只有10分钟左右,这使得天气预报设备往往难以及时捕捉到它们的踪迹。

即便现在有先进的雷达技术可以捕捉,但由于雷达观测也存在一定滞后,往往还没来得及反应,下击暴流就已经结束了。因此,与龙卷风一样,下击暴流的精准预报仍是巨大难题。

虽然下击暴流的出现概率并不高,但我们仍需保持警惕。面对这种防不胜防的极端强对流天气,我们能做的,就是时刻关注气象部门发出的强对流天气预警信息。一旦遇到雷暴天气伴随强阵风和强降水,我们就要警惕可能出现的下击暴流。

知道多一点

狭管效应

“穿堂风”这种体验,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其形成的原理大致就是气象学所说的“狭管效应”。当气流由开阔地带进入狭窄地形,因通道变小,空气流通速度加快,风力会骤然增大,这种地形对气流的影响就被称为狭管效应,也叫“峡谷风”。

兰新铁路新疆段有个著名的“百里风区”,全年8级以上大风在160天以上,局部地区瞬间最大风速在40米/秒以上,超过13级甚至14级。要知道,陆地上12级大风已是十分罕见,所以其威力之大,足以吹翻火车车厢。

城市中,高大的建筑之间也会因“狭管效应”产生局地强风现象。高层建筑越多、体积越大、间距越近,出现“狭管效应”的可能性越大。

生活中,为了避免狭管效应,在大风天气应尽量避开走高楼之间的狭长通道,以防突然加强的气流伤人。强对流来袭时,一定要关闭所有门窗,尤其是住在高层且有落地窗的房间,有必要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同时尽量不要靠近门窗,以防门窗被风吹倒砸伤人。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马晓玉 车家竹 综合中国天气网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