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慧种地”,沁阳市:“智慧农业”描绘春耕新图景

   日期:2024-04-15 20:48:59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慧种地”,沁阳市:“智慧农业”描绘春耕新图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萌萌 通讯员 原钰恒 韩田田

智能喷枪满负荷,“甩手掌柜”啧称奇。4月15日,在沁阳市崇义镇前邓村西头的一处麦田,村民浇地使用智能喷枪后,变成了“甩手掌柜”。

“不用人到地头,通过手机就能打开设备,不仅省工省时,还节水节肥。”该村党支部书记杨福平指着地里的喷枪自信地说,“72杆喷枪,两杆为一组,轮流作业,浇水、施肥喷洒均匀,用量、时间都能实时控制,一亩地增产一二百斤不是问题。”

当下,沁阳市农业农村部门正紧张有序地科学指导春季田间管理,其中各种高科技、智能化农业机具纷纷“上岗”,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大显身手,“科技春耕图”徐徐展开。

开启GPS、圈出地块、设定航线、执行作业……在后杨香村的麦田里,一架无人机在飞防机手的操作下,呼啸而起,按照已设定好的飞行路线,喷洒叶面肥和杀菌剂。它10多分钟的工作量是20亩地。

“这两天可是施肥的‘黄金期’,我们合作社流转有1000亩耕地,使用无人机只要两天时间就能打一遍。”福源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亚楠说,合作社已成立10年,拥有旋耕机、收割机、烘干机等各式农机具20多台套,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机装备的更新,现在种1000亩地也是轻轻松松。

农业稳产增产,科技是关键,“智慧农业”要先行。

为守牢优质小麦“芯片”,沁阳市对小麦种植管理格外上心,特别是“智慧农业”的加持,让粮食生产跑出了“加速度”。通过遍布田间的小气候工作站、地下传感器、高清摄像头等物联网设备,卫星遥感监测先进技术,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可及时准确地获取土壤墒情、病虫害、农作物长势等信息。

“啥时候浇水施肥,啥时候该打啥药,都能让农民明明白白。”沁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吴双平说,“通过这些数字化、智慧化的手段让农民从‘会种地’变成‘慧种地’,产量高收入增,种粮让农民挑起了‘金扁担’。”

目前,沁阳市小麦播种面积34.46万亩,拔节期苗情整体长势良好,一、二类苗占比达96.5%,夏粮丰收基础坚实。

沁阳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冯普志介绍,该中心派出39名技术员,分包191个1000亩麦田以上大村。培训技术人员200余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300余份。指导种田大户科学种植,并由大户带动周围散户,因地因苗分类施策抓好病虫害、倒春寒等灾害防治工作,及时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

据悉,2023年,沁阳市全年粮食总产量达39.3万吨,其中,4.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开工建设。该市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新增“绿色农产品”5个,山王庄姜入选“全国特质农品名录”;

柏香镇获“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荣誉称号;“洛麦47”通过国家品种委员会审定,主粮作物育种实现零的突破。沁阳市荣获“全国布鲁氏菌病免疫县”“省制种大县”等6项省级以上荣誉。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