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鹏 通讯员 万若曦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连续第10年明确提及“出口信用保险”对稳外贸、对外开放的政策支持作用。从2015年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加大对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到去年的“加大出口退税、信保、信贷等政策支持力度”。“出口信用保险”在推动外贸质升量稳方面被党和国家、广大外经贸企业寄予厚望,一直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的独特性作用。
十年征程 不忘初心护航外贸发展
坚持政策性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政府工作报告》连续提及“出口信用保险”的十年间,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坚定不移履行政策性职能,用一组组数据,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
承保覆盖面持续扩大。作为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允许的贸易和投资促进手段,出口信用保险是各国外贸稳增长、增信用、防风险,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重要政策性工具。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有助于充分发挥事前风险防控、事后及时经济补偿的保障作用,为实体经济和对外贸易保驾护航。2015年以来,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业务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服务支持企业数量从785家,增长至2023年的3315家,其中小微企业2981家,占比达89.9%。对外经贸企业的承保金额从46.1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14.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到8.06%。
今年一季度,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深入开展“春季进百企”行动,建立“清单式”跟踪服务机制,领导班子带队广泛走访中铁装备、城发环境、卫华重工、中航光电、豫地科技、河南国际等骨干企业,对于重点问题需求迅速响应、每周跟踪、每周督办、定期会商。根据最新数据,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支持我省企业出口和投资22.97亿美元,同比增长6.2%;服务支持小微企业2374家,普惠金融惠及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3.9%;向企业支付赔款4011.88万元;提供融资增信支持7.68亿元,同比增长近3倍。
作用发挥进一步彰显。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和“小而美”项目落地,2015年以来,全省“走出去”风险统保平台、“一带一路”矿业产业联盟等平台相继落地,助推中铁装备、中水十一局、中铁七局、中建七局、中原油田、宇通客车、中信重工、平高集团、郑煤机等明星企业“走出去”。
小微不小,大有可为。十年来,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精准施策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推出降低企业成本、优化承保条件、加快理赔速度、推广数字服务等政策措施,累计支持小微企业出口规模近98亿美元,服务小微外贸企业4480家。
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不断加大对新业态新模式和服务贸易的支持力度,助力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累计支持跨境电商外贸新业态出口7440万美元,有力支持我省外贸发展提质升级。
向新而行 牢记使命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活力,备受关注。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政策性金融的支持。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在支持促进新质生产力方面持续发力,因地制宜服务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和科创企业蓬勃发展,积极助力河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金融“原动力”。
助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围绕河南省“7+28+N”群链布局,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组建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开发小组,推动从一个重点客户到一个重点产业链的全产品开发、上下游联动开发。
作为煤炭机械行业龙头,郑煤机致力于推动中国高端液压支架技术自主化发展。2023年底,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向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口刚果(金)成套设备项目出具了中长期出口卖贷信用保险保单。该项目出口的煤矿综采设备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的大型智能化成套装备,应用于非洲第一座完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设备中国工艺建设生产的煤矿矿井。该项目的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及下游刚果(金)煤矿业主均来自国内,有力带动了国际产能合作和煤机产业链“抢滩出海”,且对于中国对外输出先进井工综采技术体系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巩义市以明泰科技、中孚实业、艾锐海新材料等龙头企业为带动,构建起电解铝-合金化-铝加工-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形成铝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多年来深耕巩义铝加工行业,聚焦企业转型需求,持续推动产业升级;聚焦企业培育,推动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23年,承保巩义市铝加工企业21家,金额达到9.28亿美元。为加深对龙头企业的深度服务,今年1月,中国信保为明泰科技打造的信保通EDI项目(二期)上线试运行。明泰科技可以借助中国信保在国别、行业、买方、项目、保单等维度提供的数据资源和专家经验,通过双方数据交互建立覆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周期数字化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助力新兴未来产业培育引领。着眼于新赛道、新产业,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持续深化产品和服务模式改革。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年伊始,宇通客车250辆纯电动公交车发运希腊,将投入到雅典、萨洛尼卡两大城市运营。在这两张新能源客车订单的背后,是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的全力支持和保障。该项目系“希腊2.0”复苏计划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首次承保欧盟复苏基金支持的项目。车辆交付雅典和萨洛尼卡两大城市后,将极大推动希腊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并有效改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
作为我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点企业,郑州信大捷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安全芯片应用于全球智能网联汽车与车联网。去年6月,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联合省工信厅中小企业局走访信大捷安,宣传普惠金融支持政策,并向企业负责人现场赠送了“小微信保易”保单。如今,中国信保已将信大捷安列为了重点扶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后续将持续加大政策性金融资源供给,助力信大捷安海外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超硬材料产业链是河南为数不多在全国领先、全球独具优势的产业,也是我省打造的28条重点产业链之首。作为服务河南外经贸领域的政策性金融力量,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深耕该行业已久,自2010年起与行业翘楚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十余年间,企业投保金额增长7倍,风险保障覆盖欧美等十余个国家,让企业吃下“定心丸”。
助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数字经济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支撑。中国信保以数字经济新兴产业为重点,助推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势。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我省重点引进的全球领先算力基础设施和算力服务供应商,于2021年底投产的同时选择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为其海外业务提供风险保障。2022年5月,超聚变又与中国信保深化合作,利用国内贸易信用保险解决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的后顾之忧。从出口险到内贸险,中国信保在全力支持超聚变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同时为企业筑牢风险防控屏障。
近年来,中国信保大力提升数字化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能力,着力打造数字化经营管理体系,切实强化数据治理、信息安全管理,对内打造数字信保,对外打造数字生态,持续提升客户体验和专业水平。2019年开始,中国信保经过三年多的集中攻坚,开发完成了覆盖手机、电脑、电话全互联网应用场景的“六大对客服务平台”,推出了国内首款出口信用保险手机应用APP“信步天下”,以及“资信导航仪”、“资信红绿灯”、“资信报警器”等一系列数字化服务工具,强化了数字化对客输出能力。2023年是中国信保“95387”统一智能客服平台第一个完整运营年度,运营以来智能外呼、文本坐席、短信服务等新功能陆续上线,服务客户取得显著成效。中国信保还加大与“单一窗口”的合作,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开设多个投保通道,为我省小微外贸企业提供多途径、多方式的便捷投保路径。
据了解,中国信保河南分公司将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更好履行政策性职能。突出政治性,强化政策性金融工具作用;践行人民性,提升外贸企业服务质效;增强创新性,塑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全力服务河南高水平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