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尽芳菲,文明新风扑面来。走进盐津的沃野乡村,一面面掩映在村庄院落的文化墙,引导着群众崇尚文明;一个个先进典型的创建评比活动,激励着村民崇德向善;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丰富着群众的文化生活……处处涌动着文明之风,焕发着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盐津县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党建引领乡风文明为重要抓手,以管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载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党的创新理论进入千家万户、基层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激发、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革除、农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农村面貌实现整体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力促乡风文明深入人心。
示范引领 让群众“动”起来
“我觉得对待公公婆婆就像对待自己父母一样孝顺,婆媳关系肯定和谐,家庭一定幸福。今天评上了好媳妇,还给我们颁奖,可高兴了。”在牛寨乡“好媳妇”评选活动中,获得“好媳妇”表彰的刘敏霞激动地说。
模范带动,促淳朴民风。盐津县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对于活动中涌现出的典型代表,积极宣传学习,提高群众参与度,形成人人争创、户户争先的浓厚氛围,以家风促乡风、带民风,以文明之风“扮靓”美丽乡村。
扮靓环境 让村容村貌“美”起来
走进牛寨乡万和村,宽敞的沥青马路穿村过户连接着乡镇,清澈的溪流环绕着古镇老街,彩色的健康步道上,老人悠闲散步,孩童玩耍嬉戏。舒展出一幅文明、和谐、绿色发展的新时代美丽村庄和美画卷。
“万和村太漂亮了,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这里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处处都是文明和谐的景象。”来自四川的游客不禁感叹道。
“按照全县‘一镇三带七区20点+’发展规划,牛寨乡抓住项目机遇,组织实施“和美万和”乡村振兴先导示范工程,用时不到5个月,用最少的投资,最短的时间,实现最好的效果,彻底改变万和老街人畜混住,污水横流的居住环境,为文明乡风积蓄发展新动能。”牛寨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向成云介绍说。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盐津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扎实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加强镇村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品质。加大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农家书屋、广播室等建设力度,实现了村级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宣传专栏在各行政村全覆盖,让文化阵地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生根发芽。
移风易俗 让乡村风气“好”起来
“自从村里建立了村规民约,提倡喜事简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以后,我们每年的‘人情债’减少了很多,为我们减轻了经济负担,这样的好风气,大家都是举双手赞成的。”村民王凤泽高兴地说。
盐津县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深入整治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作为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大力整治高价彩礼问题,引导群众建立长远眼光和正确婚恋观,大力提倡“零彩礼”“低彩礼”等婚嫁新风,引导群众自觉抵制索要高额彩礼、礼金或利用彩礼、礼金干涉婚姻自由,退(毁)婚高价赔偿等行为;大力整治人情攀比问题。
同时,盐津县通过制定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管理约束,切实减少农村“人情债”带来的经济负担;大力整治厚养薄葬问题,持续治理违规建大墓、豪华墓等行为,积极推行遗体火化、节地安葬等绿色殡葬方式。同时,通过法治宣传、乡邻监督、调解诉讼等多种方式,引导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大力整治大操大办问题。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一约四会”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群众接受的婚丧宴请办理标准,提高食用自养肉、自产菜,倡导光盘、打包等节俭行为,鼓励有条件的村社区建立农村宴席服务队,明确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服务承诺,依托村民小组活动场所等,为村民举办婚丧宴席活动提供便利。
文化惠民 让广大群众“乐”起来
为深入推进精神文化建设,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日前,一场以弘扬雷锋精神,关爱一老一小”为主题的文明志愿服务活动走进盐津县水田新区团结社区,为当地群众送去温馨服务和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 ,满足了群众不同层次精神文化需要。
活动用接地气的表演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政策、赞扬美好生活、弘扬传统文化,以文化惠民的形式,让广大人民群众乐享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家门口就能欣赏精彩的文艺表演,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特别是这个教育人远离赌博、毒品的小品太有意义了,希望以后能多多举办这样的活动。”团结社区群众李佳文高兴地说。
盐津县充分整合人员队伍,建设覆盖城乡、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网络;组织和引导志愿服务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统筹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人才库,构建上下贯通、供需对接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等六项工作内容,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真正让文明实践各项活动聚人气、有活力,更好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需求新期待。
青山绿水间,文明新风扑面而来。盐津沃野中,文明之花分外鲜艳。如今的盐津,村容环境整治、星级文明户评比、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共建如火如荼……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宛如一阵阵春风,让一朵朵鲜艳夺目的文明之花竞相绽放,释放出无穷活力,充溢着无限生机,广大乡村越来越美,人民的幸福指数节节提高。
目前,盐津全县创成文明村78个、文明乡镇9个、文明单位64个、文明家庭96户、文明校园19个。全县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分中心12个、所10个、站100个。
同心掬得满庭芳,最是文明花开时。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强化,文明创建活动稳步开展,伴随着盐津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一幅富裕、秀美、文明、和谐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来源综合:盐津融媒 黄成元
编辑发布:西部移动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