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作业  京秦高速  窗帘 

陕西榆林:“飞地经济”模式加速农业产业纵深发展

   日期:2024-04-29 10:48:20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陕西榆林:“飞地经济”模式加速农业产业纵深发展

近日,在榆林北部“飞地经济”示范园内,万亩优质高产马铃薯种植地正在备耕。所谓“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的区域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园区内,近4万亩的矿区、采煤沉陷区土地经过流转平整后,以招商引资、项目带动等方式,引入马铃薯、玉米、羊子等种植养殖项目和冷链物流、光伏等新兴产业。

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陕西省榆林市供图)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之一。近年来,榆林市不断加大对马铃薯种植产业的新型技术投入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将原有的喷灌设施全部更换为滴灌设备,实现机械化、覆膜起垄、水肥一体化管理,建成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实现亩产达5吨以上,年收入约1700万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发展,副食品加工行业的兴起,马铃薯也被作为一种主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粮食作物,其用途产业链较为广泛,同时促进了产业之间融合程度的加深。马铃薯制品带动了相关加工、运输等产业的发展,这为产业发展的结构优化提供了更高的需求,弥补了市场的短板,促进消费,从而提升了马铃薯产业的附加值。结合互联网营销模式的创新深化拓展,马铃薯产业销售阶段的发展将会取得巨大的变革,打破传统的销售模式,引入新的营销概念,使订单增加,完善市场销售渠道。从而使马铃薯产业标准化的生产规模得以形成,不断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

俯瞰标准化羊舍(陕西省榆林市供图)

近年来,榆林市牢牢把握打造清洁能源示范基地建设机遇,充分发挥能源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实践光伏治沙新模式,统筹推动能源发展与生态治理相结合,切实改善沙化土地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通过在光伏板下种植苜蓿等植物,光伏板本身的遮阴效果有助于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保护了植被,实现了‘板上发电,板下养羊’的良性循环。”园区企业负责人刘忠强介绍。

四卜树村万亩农业种植示范园(陕西省榆林市供图)

“系统推进农用地规模经营、闲散地盘活利用,‘飞地’抱团发展,村民就近就业的模式建成多个产业基地”。刘忠强介绍,以四卜树村为例,通过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采取5年免费开发周期,完成土地整理、工程实施、土壤培育等达到高标准农田国家验收标准,村集体保底收益可达每亩每年100元,共计受惠村民438户,带动村民增加收入约800万元。

目前,榆林市正在“飞地经济”模式探索和实践中,找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适配之径,为实践共同富裕注入新活力。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