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安徽农业大学:传统文化课程成“顶流”

   日期:2024-05-02 10:03:30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安徽农业大学:传统文化课程成“顶流”

原标题:安徽农业大学:传统文化课程成“顶流”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日前,声声婉转的黄梅戏唱腔,从安徽农业大学“黄梅戏艺术”课堂中传来。

讲台作戏台,学校艺术部主任卞小艺身着戏服、舞着水袖,领唱黄梅戏《女驸马》经典选段,博得学生满堂彩:“从我开设‘黄梅戏艺术’选修课以来,选修学生已超6000人,学生们都说这是宝藏课程。”每到选课季,“黄梅戏艺术”总能引起一阵“抢课潮”,一众90后、00后学生因此爱上梨园,这让卞小艺十分欣慰。虽然是选修课,但卞小艺丝毫不敢马虎。课堂上,她一改传统理论教学模式,“下场”带领学生赏析、演唱,用有趣鲜活的方式,让学生们与优秀传统文化“对上眼”。

为让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成为“顶流”,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面向全校开设了古建筑欣赏、插花剪纸、吟诗作画、陶瓷鉴赏等公共选修课35门。在“中外服装史”课堂上,学生们可以亲手制作传统服饰,在服饰演变中了解历史变迁;“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课程从艺术、文化等多角度解读中国古建筑,带领学生品味“建筑里的中国”;舞龙、武术、太极拳、八段锦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有相关课程,并在学校掀起学习热潮……

农学生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自然少不了“农味儿”。“谷风车可以通过摇动风箱,去除农作物籽实中的杂质、瘪粒”“水车利用刮水板和水斗,向农田提水灌溉”……在安徽农业大学农耕文化节活动现场,农学院学生正在向全校师生展示传统农耕器具用法。为打造具有农校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安徽农业大学先后成立了拼布、茧艺等美育工作室8个,遴选专业教师担任负责人,邀请校内外专家来校开展“美育大讲堂”,成立有关学生社团15个,此外还有一大批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项目入驻学校创客空间。

“一门选修课,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以美育人的‘必修课’,对青年一代来说,也是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庆亮说。

(记者 丁一鸣)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