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叶县  时期  APP  重点 

华南农业大学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斩获德国iF设计奖

   日期:2024-05-07 03:40:2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原标题:华南农业大学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斩获德国iF设计奖

中新网广州5月6日电 (许青青 陈芃辰)据华南农业大学6日消息,该校工程学院郭涵、杨文武团队项目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以360分的高分(超过获奖分数线100分)斩获德国iF设计奖。目前,该款机器人已进入中试阶段,预计将在2026年上市,为梯田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重要解决方案。

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产品效果图。华南农业大学供图

据了解,iF设计奖创立于1954年,由德国历史最悠久的工业设计机构——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iF Industrie Forum Design)每年定期举办,是世界三大设计奖之一。本次大赛共有来自全球72个国家的10807个参赛作品进行角逐,其中包括苹果、惠普、广汽、索尼等著名企业和设计公司。

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产品效果图。华南农业大学供图

本次iF设计奖的获奖分数线是260分,从产品理念、形式、功能、差异化和影响力五个维度对作品进行综合评价,华南农业大学团队的项目各维度得分均超过70分,总分超过获奖分数线100分。“这意味着评委对我们研究梯田农业问题社会意义和解决方案的认可,尤其是对产品功能定义和实现方式的肯定。”团队负责人之一、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师郭涵说。

中试阶段的机器人产品。华南农业大学供图

郭涵、杨文武团队介绍,梯田广泛分布于亚洲各国,多见于丘陵地带,是粮食和特色农产品的重要产地,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但由于田块细碎、高差大和机耕道缺乏等问题,目前的梯田农业生产仍然主要依靠人力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

团队成员与机器人模型合照。华南农业大学供图

该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转运农业机器人的作业方式。转运无人机充当“快递员”,对丘陵山地进行勘察规划后,根据不同田块的生产需求“送货上门”,吊装和转运机器人到目标田块进行生产作业,以此解决机器人的田间转运难题。不同田块上的多台机器人还能互相“打配合”,实现机器人集群协同作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与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不同,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机身小巧,可以在小田块上灵活转向通行。同时机器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集多种功能于一身,通过切换模块,既可以实现“一机多用”,还降低了整体的生产和维护成本。

据悉,目前ANTOBOT智能农业生产机器人已进入中试阶段,预计将在2026年上市。团队表示,未来会继续优化和改进方案,争取早日实现量产和推广应用。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