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玉米为缘——中墨农业合作为世界粮食生产贡献智慧

   日期:2024-05-08 01:01:55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玉米为缘——中墨农业合作为世界粮食生产贡献智慧

新华社沈阳5月7日电(记者武江民、陈雨峥、洪可润)一方是玉米的起源地,拥有丰富的玉米种质资源;一方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是最适宜玉米种植生长的地区之一。在6日举行的中国(辽宁)·墨西哥玉米文化对话会上,中墨专家、国际组织代表就玉米科技育种、种植与深加工等合作展开交流。

5月6日,中国(辽宁)·墨西哥玉米文化对话会在位于沈阳的辽宁省博物馆举行,一名女士在展示沈阳市出产的玉米产品。新华社记者 章磊 摄

墨西哥的山谷是现代栽培玉米的起源地,吸引了一批中国科学家到此开展研究。据介绍,中国科学家巫永睿从发源于墨西哥南部的野生玉米“大刍草”中成功找回了控制玉米高蛋白含量的优良基因,为提升玉米种质奠定基础;总部位于墨西哥的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多年来与中国多家农业机构合作,引进并交换种质资源,培育适合中国的优良品种。

“一颗小小的玉米种子,在中墨持续深化合作中生根发芽。”墨西哥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石岳文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墨农业合作空间巨大,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在位于世界黄金玉米带的辽宁,由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和沈阳农业大学选育的6个玉米新品种近年来全部通过审批,累计实现推广500万亩。目前,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参与培育的玉米品种种植面积在中国已经超过1500万亩。

在对话会现场,中外专家学者在鲜食玉米等展台前驻足,频频赞赏。“中国的甜玉米、爆裂玉米等品种培育良好、产量较大,不仅符合墨西哥市场需求,也为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提供了研究样本。”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拉丁美洲玉米育种首席科学家费利克斯·圣比森特说。

5月6日,中国(辽宁)·墨西哥玉米文化对话会在位于沈阳的辽宁省博物馆举行,来自墨西哥的农业专家等嘉宾参观辽宁农产品展示。新华社记者 章磊 摄

据介绍,1974年中国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建立研究伙伴关系,50年来,双方合作共吸引了多家中国机构参与种质交流,联合培训中方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超5千人,为中国农业发展提供国际经验。

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拉丁美洲玉米分子育种高级科学家张学才自2011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毕业后,一直在墨西哥总部从事分子育种研究。张学才说,中国的玉米品种的特点是高产,但抗性较弱。近年来,中墨双方加大了对含有热带血缘的玉米品种研究,既能让玉米实现高产,又能提高抗性,减少病虫害、高温干旱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

张学才说:“中墨双方的这种合作研究,不仅为中国粮食生产提供方案,更为全球粮食生产贡献了智慧。”

“不仅是玉米,中国的农业科技发达,我们还与中国合作培育肥料使用率更高、可以实现节水、无土栽培或节土栽培的各类粮食品种。”费利克斯·圣比森特说,中国与包括墨西哥在内的拉美国家加强了农业科技领域的南南合作,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危机、肥料匮乏等问题。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