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 王雪艺 潍坊报道
近年来,寒亭区围绕“数源、数治、数用”,深挖数据要素价值,活用“沉睡”涉农数据资源,为农村经营融资贷款赋能增信。
一、归集涉农数据,做大“数源”根基。开发上线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集体股权、农村宅基地及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4个数据库,完成405个村和5500余家新型经营主体基础信息、集体资产等数据采集,定期开展数据补充、清洗、纠错,确保内容完整有效,为农村经济发展夯实数字基础。
二、规范信息管理,提升“数治”效能。引入云计算分析、大数据风控、区块链存证等技术,以“涉农权属数据库+信息化平台”为框架搭建普惠金融平台,重塑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等8大功能模块,连接农村产权管理、流转交易和金融服务全过程。截至目前,已累计引导土地流转28.8万亩,规模流转交易5948宗,流转交易总额14.4亿元,平台网站日均点击量超300人次。
三、创新支农措施,激发“数用”活力。聚焦破解农村经营主体担保不足、大额贷款困难等制约问题,建立数据库信息互验机制,推动农业设施、土地经营权等交叉验证、确权办证,变涉农数据资源为融资贷款增信依据,为农业经营主体融资贷款提供有力支持。目前已累计办理土地经营权证、农业设施权证108个、总额7.22亿元,助力抵押贷款3.7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