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加油!”5月9日上午,重庆市云阳县渠马镇白银村,梯田上彩旗飘扬,鼓乐喧天,助威声此起彼伏,渠马镇第五期岭上夜市暨电商主题月活动正热闹举行。活动重头戏人工传统插秧比赛,吸引了不少观众。村民们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展示渠马镇如梦如幻的云雾仙境和现场盛况。大家对镶嵌在山间,如诗如画的成片梯田美景赞不绝口。当地通过打造“电商小镇”带动农民致富的不懈探索,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破解撂荒难题的新成就令人叫好。
传统插秧比赛(云阳摄协供图)
机械化插秧展示(云阳摄协供图)
近年来,内陆省市的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加上单家独户生产,除去种子、肥料和人工等成本,种地收益低甚至要倒贴钱,于是农田撂荒就成了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
渠马镇党委负责人介绍,该镇高标准农田建设总投资2070万元,项目区覆盖面积5141亩,其中田块整治已完成90%。重庆市级龙头企业云阳县高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的项目区所有田块,今春均可实现春耕春播,满栽满插。
高标准农田美景(云阳摄协供图)
“这几年,我爸为农业项目,看上去老了10岁。”高远农业董事长李崇高的二女儿李林感慨地说,虽然,渠马镇高标准农田是2023年开干的,但他父亲情定农业的行动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
李崇高曾经跑摊卖货,打过工,做过建筑。在移民工程中,他创造性地提出“联户自建”的模式,1997年到2021年,组织施工队承建的移民安置房多达约30万平方米。2004年到2008年,李崇高进入煤炭行业,结果交了不少“学费”。
面对挑战,勇者不言退。先担任过三届县人大代表,后担任县政协委员的李崇高,笃定农业大有可为的信心。他的信心来自对历史文化的研究,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编制的“贡米地图”中,鸡鸣大米产地,就是云阳县志中他出生的双土镇坪天。2019年,李崇高觉得史上盛产贡米的一些地方,农田撂荒实在可惜。他决定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搞宜机化农业,集约化生产,提高效率。此时,李崇高虽有不少房产资产,但现金流遇到难题。李崇高在大城市工作的三个儿女,深深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他们三兄妹义无反顾地伸出了援手,一起贷款600万元支持父亲的农业梦。二女儿李林回忆起当时的窘境,用了一句让人心疼的话说:“那时的家里5口,除了人,什么都抵押出去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李崇高通过多年的农业运营,悟出做强农业,需要上规模,需要品牌和可靠的销售渠道。如今,高远农业公司有了自己的“坪天一口香”“坪天贡米”商标,有了电商渠道,11个品类的大米,已销往全国。系列优质大米还被列入重庆市国资委助农产品,推荐给各级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
李崇高说:“我将参与云阳县未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继续为解决农村撂荒问题,带动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刘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