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
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向洱源县委书记建言
▼
关于殡葬制度改革在农村的优化落实的建议
书记您好!县推进殡葬制度改革,村民对火葬等制度接受率比较高,效果明显,主要是我县在外务工人员较多,对改革意图接受程度高,但还有部分习俗有向铺张浪费演化的倾向,因此向您反映几个现象:
1.农家办白事,当年慢慢演变为需办客4场(当天、清明、百日、中元),礼节多,浪费重,对农家来说是不少压力。
2.传统墓室过大,农村土地有限,必然会占用耕地,不符合县里“不建豪华墓”等要求,不利于子孙后代长期发展。
3.相关殡葬用品过多,过于铺张。
希望政府能将相关问题纳入后续改革,让村民建小墓、不大办多办,以逐渐令人接受的花圈等代替其余用品,更加注重对故人的思念,在保持好的传统基础上,减轻农家人负担,有更多余力搞好家乡建设!
(留言板截图)
5月8日
洱源县民政局回复如下:
▼
网民同志:您好!
您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洱源县委书记的留言收悉,我局已受理,并按照《信访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进行了调查核实,现将调查核实情况答复如下:
一、您反映的主要问题
农家办白事,当年慢慢演变为需办客4场(当天、清明、百日、中元),礼节多,浪费重,对农家来说是不少压力。传统墓室过大,农村土地有限,必然会占用耕地,不符合县里“不建豪华墓”等要求,不利于子孙后代长期发展。相关殡葬用品过多,过于铺张。希望政府能将相关问题纳入后续改革,让村民建小墓、不大办多办,以逐渐令人接受的花圈等代替其余用品,更加注重对故人的思念,在保持好的传统基础上,减轻农家人负担,有更多余力搞好家乡建设。
二、调查核实情况
经调查,1.关于您反映的“农家办白事,当年慢慢演变为需办客4场(当天、清明、百日、中元),礼节多,浪费重,对农家来说是不少压力。”的建议。县民政局会同县委文明办持续深化移风易俗,充分发挥村委会(社区)和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组织作用。已把治丧规范纳入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提倡简约环保的殡葬礼仪和治丧模式。对于一些好的丧葬习俗大力的宣传与弘扬,和现在殡葬政策相违背的不良的习俗要坚决摒弃,提倡尊重生命、孝老敬亲、厚养礼葬、慎终追远、天人合一的丧葬理念。
2.关于您反映的“传统墓室过大,农村土地有限,必然会占用耕地,不符合县里‘不建豪华墓’等要求,不利于子孙后代长期发展。”的建议。洱源县民政局根据民政厅等11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活人墓”等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工作的通知》(云民发〔2022〕159号)的文件精神,依托殡葬改革领导小组,上下联动,按照“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各司其职”,对违建大墓、豪华墓、活人墓进行了坚决整治,并以“零容忍”态度遏制增量,严禁占用耕地进行安葬,并加大殡葬政策宣传引导,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带头引领作用,积极倡导移风易俗,革除陋俗,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尚。
3.您提到的“相关殡葬用品过多,过于铺张”。希望政府能将相关问题纳入后续改革,让村民建小墓、不大办多办,以逐渐令人接受的花圈等代替其余用品,更加注重对故人的思念,在保持好的传统基础上,减轻农家人负担,有更多余力搞好家乡建设。县民政局正协同县级相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村委会(社区)和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加大对移风易俗工作的宣传力度,逐步推行庄重、文明、节简的治丧方式,摒弃重殓厚葬、大操大办、铺张浪费。
三、处理意见
洱源县民政局将协同各乡镇人民政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益性公墓辅助设施的建设,尽快实现集中安葬。非常感谢您给洱源县殡葬改革工作提出的宝贵意见建议。在下一步工作中,县民政局将按相关文件要求,结合部门职能职责,加大对殡葬改革工作的宣传与指导。积极稳妥地推进洱源县殡葬改革工作。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洱源县殡葬改革工作的支持、理解和关注,祝您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信息来源:领导留言板
免责声明:我司承诺遵守国家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尊重作者版权。本文中部分图片、素材源于网络,无法核实真正出处,为保护原作者权益,如涉及非授权使用,请原作者与我们联系
服务大理州334.2万人的生活平台
商务合作:dh1323872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