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quot;/  quot;  lt;met  作者,    叶县  时期  APP  重点 

书写一代人从农村到城市的故事,小说《立秋》分享会在成都举办

   日期:2024-05-12 22:41:29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原标题:书写一代人从农村到城市的故事,小说《立秋》分享会在成都举办

当人从乡村来到城市,除了生活空间的改变,还会面临哪些问题?

今(12)日下午,作家杜阳林携新书《立秋》回到故乡成都,在阿来书房举办分享会。作家阿来、柳建伟、罗伟章,评论家李怡、李明泉等嘉宾参加。作者杜阳林说,《立秋》书写的是进城之后的一代人的故事,“在这样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镜像,无论是低落还是高潮。我希望书写这些奔流时代下的命运镜像。”

阅读《立秋》,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同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平凡的世界》。柳建伟也表示,在阅读《立秋》的时候,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路遥的作品,他认为《立秋》的写作回归了传统的书写现实的传统。

李怡认为,《立秋》也不同于《平凡的世界》,它写出了四川这片土地城乡关系快速变化的过程,写出了农民离开土地后的故事。“《立秋》赋予‘现实主义文学’新的内涵,故事是现实的,用了很多真实的地名;同时主角凌云青又充满了理想主义气质。”

对于杜阳林的现实主义书写方向,阿来十分肯定。他说,我国的文学创作一度脱离现实,过分强调个人与自由,造成了个人与现实社会的疏离,出现了游离、彷徨、荒诞的“空心人”。“《立秋》以个人丰富经与现实生活结合,延续了杜阳林之前作品《惊蛰》中现实主义的半自传体的写法,同时也超越了照相式的真实性,向更宽、更高、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

凌云青从农村来到城市,不仅是日常生活习惯、生活空间的不同,也是生活方式、生命体验的不同。”李明泉从《立秋》中,看到了随着经济发展,人性出现的复杂变化,“这部小说超越了乡土,表现的是城乡二元结构所带来的冲击。”

“不管是西方的魔幻主义还是中国的写实主义,各有各的好,正如肉与盐的关系,肉很好,盐也是必须的。”罗伟章表示,作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写作,才能写出人们早已淡忘但又非常可贵的情绪。“《立秋》通过人物言行反映了时代的本质,将人们的经历进行了很好的提炼,这就是《立秋》‘好看’的原因。”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曾琦 编辑 蒋庆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