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现在的很多人,都在抱怨生活压力实在太大,轻易根本不敢生病,不仅要耽误工作和学业,光是医药费就不是一笔小数目,即使只是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 而一些癌症和肿瘤,不管处于病情的前期还是后期,治疗费对于普通人来说也基本上都是天文数字。
而这些费用和重症监护室的花销相比,简直九牛一毛,进了重症监护室,才知道什么叫花钱如流水。
重症监护室每天的花销动辄上万,有病人在ICU待了10天医药费高达上百万,更有甚至看病14天花掉了234万,每一天都是十几万的支出。
重症监护室到底是为了治病救人,还是敛财的工具?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花销?
吞金地ICU
深圳一名高中生小浩,在学校的时候出现了眼睛红肿和手不自觉颤动的情况,入院检查结果被确诊了颈内静脉闭塞、硬脑膜动静脉瘘。
2019年小浩就已经在深圳和北京分别进行了手术,手术之后,小浩的情况还算是比较稳定的。
这种疾病一般都是先天性造成的,当时一家人都感慨幸亏及时治疗,才让小浩脱离了危险,然而仅仅两年之后,小浩却突然之间陷入了昏迷。
最开始做手术的时候,家里人就有思想准备,因为医生说过,这种疾病没有办法一次性治好。
不过因为小浩还年轻,所以希望他们考虑第一次手术之后,等小浩长大一些再进行后续手术。
2019年小浩进行了两次手术,再加上定期的复查病情基本稳定,没想到2021年8月份,小浩突然昏迷不醒。
送到医院之后,立马就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并且在入院之后第二天就进行了一场手术,月底的时候又做了一场手术,这两场手术加起来的时间超过了30个小时。
早在2019年的时候,小浩看病做手术就已经花了几十万,本身小浩家里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可为了孩子,父母付出一切也要救他。
但小浩2021年这次住院,手术费和后期高额的治疗费,都将父母压得喘不过气。
这次的手术与两年前不同,光是进口材料,手术中的花销就超过百万,更让他们崩溃的是重症监护室的费用,零零总总加起来,14天的时间里,总花销高达234万元。
即使医保覆盖60%,小浩家里仍然要承担近百万的治疗费,后来小浩的事情被媒体报道,社会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小浩承担了一部分费用。
14天的时间,234万的天价医疗费,平均每天的花销都在十六七万,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想都不敢想的巨额费用。
因为生病住进重症监护室,家底被掏空甚至债台高筑的例子并不少,为了挽救母亲的生命,18天的治疗花费118万的孝子,将自己和妻子买婚房的钱都拿出来了仍然不够。
之前有人因为感冒发烧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复杂的医学用语家属根本听不懂,丈夫刘军只能听懂,妻子许梅华因为生病,肺部已经像石头一样硬了。
妻子被送进重症监护室之后,医生告诉刘军想保命就要用ECMO,也就是体外肺膜氧合,能够代替心肺维持生命。
这样的仪器只要打开每天都是在烧钱,而且不是有钱就能用的,当时的上海很多医院的ECMO都空不出来,最后还是联系了杭州一家医院,对方有救命的ECMO,才将许梅华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而这场看似不起眼的发烧,差点要了许梅华的命,在重症监护室的13天时间里,他们花了40万。
重症监护室只要进去,就像是打开了金钱支出的水龙头,钱会像流水一样哗哗流走,无数普通家庭因此家破人亡。
这就不禁让人怀疑,重症监护室的存在,到底是为了什么,治病救人,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钱,什么样的人要住重症监护室,什么人不用呢?
什么人要住ICU
一般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基本上都符合三个指征,首先就是高危病人。
一些进行了重大手术,术后昏迷不醒甚至发生了器官衰竭现象的病人,因为存在诸多危及生命的高危因素,所以需要在重症监护室接受严密的监护和治疗。
第二种是短期内能够得到康复,急性可逆性疾病的患者,有各种原因而休克的,也有意外创伤或者急性重症病人。
第三种是原本患有慢性疾病,但后来急性发作或者加重,这样的病人有一部分因为原本的慢性疾病,器官功能不全,因此急性发作或加重可能危及生命,也需要进重症监护室。
但并不是所有看起来比较危急的情况,都需要进重症监护室,比如一些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
确实有一小部分这样的病人需要住进重症监护室,但很多情况下,慢性疾病发作之后,没有因此休克、器官衰竭的,在普通病房也能得到有效处理。
还有一些手术,不是所有的手术后患者都要进重症监护室,对于不涉及主要器官、术后恢复良好,并且没有危及生命的重大并发症风险的患者,也可以住普通病房。
医生也只知道重症监护室意味着什么,在做出决定的时候,也会考虑到患者的病情、潜在风险以及治疗方案,尽量确保患者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得到治疗。
毕竟能够在普通病房得到好的治疗,没有谁愿意住进重症监护室,被24小时监护,更何况重症监护室的花费实在太高了。
为何花费如此高昂
对于病人来说,医院是健康的保障,而重症监护室,对于濒死之人来说,就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用医学手段挽回病人的生命,重症监护室就是与疾病和伤痛的最后一道关卡。
而相对应的,重症监护室价格高昂,而收费这么贵,对于病人和家属来说,可能难以接受,而对于医院来说,这些收费其实是都在合理范畴之内,并不是什么敛财手段。
重症监护室的收费昂贵,第一个原因就是药品,需要住进重症监护室的病人,都是处于危险期的。
生命垂危的病人,不仅仅是因为疾病导致的临床反应,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严重的感染。
不论是经历过重大手术的病人,还是因为意外事故抢救之后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对他们来说,最能威胁生命的因素之一就是感染。
想要在这种情况下稳住病人的情况,就需要用到抗感染的药物或则激素,很多药品都是进口的,没有被纳入医保,病人只能自费。
第二个是护理人员的费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基本上都需要长时间的监管和照顾。
而重症监护室,每天的家属探望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但这里的病人病情紧急,变化也非常快,因此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几乎24小时不间断的陪护。
这种职业的工作量与工作难度,不是一般的临床科室能够相提并论的,因此每个重症监护室病房,都需要配备比一般病房更多的医生和护士随时待命。
而护理人员也比一般病房的护工工作更繁琐更艰难,因此护理人员的费用,也是一项比较大的支出。
第三项是检查费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通常病情非常复杂,否则也不会到需要24小时监护的程度。
这样的病人,想要随时跟进他们的病情变化,就需要做各种检查,并且很多检查并不是做一次就够的。
现在的不少检查,譬如血液、生化、影像等检查,费用都不便宜,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又做得多,费用自然比较贵。
最后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设备的使用费,重症监护室与一般病房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各种能够维持生命的仪器。
监测生命指征的监护仪、呼吸机、血透机以及上述提到过的ECMO,这些设备虽说并不一定都能用到,但每一个的使用费都不便宜。
其中经常被提及的昂贵设备就是ECMO,体外膜肺氧合,这种设备能够代替心肺功能进行体外循环,所以也被称为人工心肺机。
然而ECMO虽然能够维持患者的生命,但由于涉及到了昂贵的一次性耗材,光是开机运转就要花费几万元。
不同品牌的ECMO开机运转费用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在2.5万元到7万元之间,这还仅仅只是打开这部设备所需要的费用。
之后的运转,虽然不会像开机一样这么贵,但每天的花费也基本上都上万元,因为ECMO不仅造价高昂,持续使用的成本也相当惊人。
对于重症监护室收费让普通老百姓难以负担的情况,其实国家也一直都在尽力解决。
国家卫健委最新发表的意见,就是明确要将重症医学医疗价格纳入动态调整机制。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5月6日消息,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合理调整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价格。
将重症医学医疗服务价格纳入动态调整机制中统筹考虑,符合启动条件的,将技术难度大、风险程度高、资源消耗多等体现重症医学技术劳务特点和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优先纳入调价范围,合理制定调整价格。
做好价格调整、医保支付和医疗控费等政策衔接,保证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
结尾
对于不符合指征的患者,医生当然不会为了创收就让他们住进每时每刻都在烧钱的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室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在危急情况下挽救病人的生命,当然,治疗也会尊重病人和家属的意见,也希望未来,重症监护室的治疗费用能够有效降低,不要让患者家属忍受选择高额治疗费与亲人生命的煎熬。来源:有范爸妈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