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装机120万千瓦的国网新源河南天池抽水蓄能电站(以下简称天池电站)深藏在南召县伏牛群山之中。项目建成上下两个水库,拥有500多米水位落差,只待一声号令,1224万立方米的清水将倾泻而出,巨大势能转化为助力南阳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6月3日,记者来到南召县马市坪乡的天池电站,在上下水库中间除了有河道沟通,山体深处还修建了4条尾水隧洞、2条引水隧洞,连接上下水库。驱车穿过长长的山洞,进入电站的核心区域——位于地下100多米的电站中控室,与山洞的黑暗对比鲜明,这里灯火明亮,一派繁忙。
“电网调峰困难,需要开3台机组发电运行。”当天,值班员接到华中电网的指令,通过监控系统远程开机。地下厂房内,伴随着一阵阵轰鸣声,红色指示灯亮起,1号、2号、3号机组陆续开始运行。近段时间“三夏”生产导致用电负荷攀升,天池抽水蓄能电站积极响应电网需求,各机组有效平抑华中电网波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天池电站建设项目是2024年全省重点项目,目前一期4台机组全部投产发电,发电接入华中电网,发挥调峰、调频、调相、储能以及事故备用等重要作用,电站二期项目正在抓紧筹备建设,建成后装机规模将达到160万千瓦。
“目前,电站每年发电量9.62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12.83亿千瓦时。”电站运行部副主任曹永闯介绍,天池电站现在的4台发电机组每小时可发电120万千瓦时,按一户家庭一天用电量10千瓦时计算,可满足12万户家庭一天用电需求。
相比火电站,快速启动、调节灵活是抽水蓄能电站的优势所在。在全网大停电、一片“漆黑”的极端情况下,抽水蓄能电站可以实现“黑启动”,“点亮”整个电网。当电力系统负荷不高时,天池电站用富余的风电、光伏电把低处的水抽到高处的水库储存起来,等到用电高峰期,再利用水的势能带动发电机组发电。
天池电站投产运行以来,每年可为地方增加财政收入8000万元以上。2023年,天池电站在抽水方向启动1015次,发电方向启动1012次,投产当年即完成设计抽发电量及利用时长。天池电站贯彻清洁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服务电力系统负荷平衡的同时,最大限度发挥电力系统电量平衡和消纳清洁能源作用,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中作表率,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做法和新路径。
来源:南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