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黄金回收店“75克秒变37克”?需要监管铁拳出击

   日期:2024-06-06 11:40:52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2    评论:0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4日,博主“铁拳出击”发视频称,江苏无锡一家黄金回收店使用“五两鬼秤”,75克黄金秒变37克。5日,极目新闻记者从无锡市梁溪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介入查处,涉事黄金回收店铺店主目前正接受警方调查,涉事电子秤已经送往专业机构进行检测。(据6月5日极目新闻报道)

被指“五两鬼秤”的黄金回收门店(网络截图)

就在6月1日,安徽芜湖通报一家黄金回收店“缺斤短两”事件。据通报,当地对其顶格罚款22000元,拟将该店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值得关注的是,芜湖这起事件,同样是因为博主打假,31克的项链在他们的秤具上甚至不足16克,被称为“五两鬼秤”。

目前,无锡这家黄金店的秤具是不是“鬼秤”,是不是“五两鬼秤”,还有待官方查实。但根据众多博主打假的套路和经验来看,该黄金店恐怕很难脱身。

黄金回收使用“鬼秤”,性质尤其严重。因为黄金本身是贵金属,每克就是数百元。如果使用“五两鬼秤”,意味着每笔交易黄金店侵吞了消费者一半的利益。

然而,哪怕是顶格罚款,芜湖那家店也只是被处罚2.2万元。与之对照的是,如果黄金店得逞,博主那一笔交易,商家就能获益8600多元。因此,就引发了人们对商家违法成本过低的顾虑。毕竟,对商家的罚款,他们几笔非法交易就可能回本。

此前,芜湖当地对使用“鬼秤”商家的处罚通报

不过,需要追问的是,难道芜湖的这家店铺,只有这一起“鬼秤”事件吗?这显然不符合人们的认知。如果说,商家的每一笔不法交易都能查实,每一笔都能顶格处罚,其实也足够产生震慑力了。但在现实中,可能因为缺少证据,很难付诸实施。

诸多事实表明,使用“鬼秤”的商家依然是少数,但仍不可忽视这些害群之马对公众消费信心的负面影响。

从各地的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秤具进行检查时,对违规秤具多半收缴了事,治标不治本。有的地方创新监管方式,对使用“鬼秤”的商家用标牌标明“缺斤短两商户”提醒消费者,这一办法值得借鉴和监管。

目前,“鬼秤”事件网上舆论沸沸扬扬,但现实中对商家产生的震慑还远远不够。这就表明,监管部门需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综合施策,要打得准、打得狠。只有打到不法商家的七寸,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一些舆论呼吁,有必要追究使用“鬼秤”商家的刑事责任。对此,并非不可能。四川鼎尺律师事务所胡磊律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如果店主使用“五两秤”,已涉嫌诈骗罪,“商家使用计量不准确的量具回收黄金,其主观目的肯定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黄金重量欺骗消费者,实际上造成了客户的经济损失,如果其涉案金额达到了相关立案、追诉标准,商家等责任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

黄金“鬼秤”频出,需要消费者斤斤计较,及时报警维权;也需要网红“铁拳出击”,揭露商家的不法行为;更需要监管的重拳出击,正本清源。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让消费者放心、安心。

(来源:极目新闻)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