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15年前,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与台州仙居开始了结对,从北到南跨越170公里,9名农村工作指导员开始了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接力奔跑。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挥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说,“群众的点赞,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
出发 奔赴梦开始的地方
“干不好就不回去了!”首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吴卿如今回想起15年前扛着行李来到仙居李西溪村时的场景,仿佛就在昨日。李西溪是杭电与仙居结缘的第一站。吴卿来到村里后,花了近两个月时间驻村逐户调研、摸清底数,并依托杭电结对帮扶的优势,争取专项资金,建立农村合作社和杭电社会实践基地。
2010年,夏涛、王劲峰两任老师接过接力棒,相继推进了村办公楼、小学多媒体教室建设……校地联建下,李西溪有了崭新的办公楼,多了年轻人的欢声笑语,有了自己的致富产业。
转战 点亮琥珀色的希望
“现在整个田市镇的油茶有1600多亩,全靠刘指导!”看着漫山遍野的油茶,仙居丁步头村的种植户王新序深有感触。2012年盛夏,杭电结对的村子由李西溪改为丁步头,第4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刘宇也应约而至。
丁步头山地资源丰富,但油茶产业零散不成规模,刘宇第一时间联系杭电农业研究院专家,反复研判后决定做大做强油茶这一产业。为此,刘宇发动党员干部带头种植,挨家挨户帮村民分析效益与市场前景,最终丁步头油茶的星星之火“点燃”周边村庄,如今整个田市镇的油茶产业日益兴旺。
蝶变 摘掉“脏乱差”的帽子
“村里现在环境好了,全靠周指导打下的好底子!”仙居东山溪村党总支书记张燕笑着说。
2014年,第5任农村工作指导员周海华刚到村时,正逢东山溪开展“五水共治”工作。周海华带着党员干部一道拆粪坑、清水坑、铲堵塞……用两个月时间让“小破村”变得干净、清爽。同时,他利用杭电渠道联系专家,分析村内地势情况,提出排水改善方案。现在,东山溪已经丝毫看不出昔日“脏乱差”的影子,还先后获评了省卫生村、市垃圾分类示范村的称号。
振兴 找准共富路的方向
“如果没有胡指导,就没有今天的景东村。”仙居景东村党支部书记柯茂连说。
景东村区位条件优越,却一直发展不起来。杭电第6任农村工作指导员胡海滨刚到任时,就关注到这一问题,当即联系杭电院党支部与景东开展结对共建,从学校争取援建资金。胡海滨还拉着村民做民宿、开农家乐,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致富。时光荏苒,景东也从昔日的“落后村”逐步成为了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3A级景区村庄。
进山 唤醒大山里的宝藏
“山货都卖到杭州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仙居塘弄村党支部书记王乃升高兴地说。
2019年的塘弄村,因山高路远,农产品运不出,农户收入上不来。农村工作指导员陈新峰通过举办农副产品进校园年货节活动,让大山农产品走进高校;农村工作指导员丁力杭在村里建立电商孵化中心,邀请杭电学子为当地村民开展电商直播培训;目前的农村工作指导员王德胤正计划带着乡里的新农人去杭电培训……如今,溪港的高山再也不“高”了。
15年来,杭电的农村工作指导员在仙居落地生根,一个个欣欣向荣的村庄,一件件民生实事,一张张百姓的笑脸,是他们与仙居携手绘就的美好画卷。(应启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