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小品  药厂  京秦高速  作业  窗帘 

河南省域副中心,要原创“出圈”?

   日期:2024-06-07 11:00:17     来源:[db:出处]    作者:[db:作者]    浏览:3    评论:0    

据澎湃新闻消息,稍早前,有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提出,近日,位于南阳仲景大桥隧道的“隧道摇滚乐队”开始逐步“出圈”,南阳的音乐摇滚名片正在逐步形成。为大力发展南阳文旅产业,持续“出圈”,建议可以向四川绵阳市吸取经验,打造一条“音乐巴士”。邀请本土乐队在规定环线上行驶的音乐巴士上进行“律动南阳”,可在融媒体等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可以借鉴绵阳经验,融入地方特色,不生硬照搬,打造属于南阳的新形式。

对此,河南南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在日前答复网友建议时表示:针对您提出的建议,市文广旅局高度重视,立即组织人员专题研究,并且与绵阳市文旅局沟通,了解到:“音乐大巴”在很多城市都有,短期内轰动,但难以长远发展,也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要想出圈关键是要立足自己特色,必须打造出南阳原创创意,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模仿或跟风都很难出圈。”南阳市文广旅局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开展好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助力全市文旅市场发展,为南阳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文化力量。

解读:在官方简介中,南阳在西汉时即为全国六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期为光武帝刘秀的发迹之地,故有“南都”“帝乡”之称。历史上还曾孕育出“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及“智圣”诸葛亮等名家。坐拥“富矿”,南阳想要靠自身特色原创“出圈”,并非自命不凡。

不过和省内接连“出圈”的洛阳、开封等城市相比,南阳似乎差了点运气。近年来,南阳对文旅产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态度不可谓不急迫。

连续两年召开文旅产业方面的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把发展文旅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快由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市转变”。

坚持自身特色,并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在此次回应中,南阳市文广旅局也提到组织了人员专题研究,并与绵阳市文旅局沟通了解。

在这之前,南阳还曾组织研讨“烧烤出圈”现象、赶赴淄博考察夜间经济,前往洛邑古城、清明上河园实地考察洛阳、开封文旅产业发展情况,学习当地文旅融合。

南阳的努力,不能说没有起色。去年初,有关于“南阳挣钱,襄阳消费”的讨论甚嚣尘上,其所指向的正是当地文旅产业综合效益相对较低的问题,一组数据对比明显——

2022年,南阳共接待旅游人数7371.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8.76亿元;同期,襄阳共接待游客6338.0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为496.47亿元。也就是说,南阳游客比襄阳多出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却少了180亿元。

而根据不久前公开的最新数据,2023年南阳共接待旅游人数8993.8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73.39亿元;同期,襄阳接待国内游客10002.78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16.97亿元。尽管游客总量被襄阳超越,但旅游收入差距却相对缩小。

不过,这距离南阳的目标仍然相去甚远。按照南阳的规划,到2025年末,全市游客接待量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00亿元。

无论是近年来基于自身资源的三国IP推广,还是“无中生有”有打造音乐之城,南阳想要“出圈”的心是迫切且真诚的。

但每座城市都是复杂的综合体,要为城市确立一个清晰而独特的定位,同时发掘出契合这座城市的超级IP,需要经历一个长期过程和持续投入。在成名之前,这座城市也许不得不付出必要的时间成本和学习成本。

来源:城市进化论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