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贺祖斌 主编
开本:16开 影印精装
册数:全12册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定价:9800.00元
ISBN:978-7-5598-6932-6
一、作者简介
贺祖斌,二级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西部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兼任广西社科联副主席、广西文联副主席,自治区政协委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优秀专家等。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评价、高等教育生态、乡村振兴等研究。出版高等教育“三论”——《高等教育生态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论》《高等教育质量论》等论著16部,首次提出并论证“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等理论。发表论文16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20多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副理事长等。
二、内容介绍
本书是国家图书馆“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成果。
《中国农村》是由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组织领导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编辑出版的进步刊物,于1934年10月在上海创刊,1943年5月停刊,共出版8卷103期。本书首次集中收录了现存全部102期《中国农村》,底本来自上海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涉及文章1000余篇,作者400余人。同时,本书还收录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中国农村》主编薛暮桥所撰《广西农村经济调查报告》及其写给广西师范学院的信件作为附录。
《中国农村》主要研究中国农村社会经济问题,内容主要集中在农村经济、农村社会问题和农民生活等方面。栏目设有专论、农村调查、农村通讯、读者问答、书报述评、农村经济常识、农村通讯、农村文艺、农村漫画等。主要作者有徐特立、董必武、薛暮桥、陈翰笙、梁漱溟、秦柳芳、钱俊瑞、冯和法、孙冶方、陈洪进、张锡昌、姜君辰、孙晓村、潘逸耕等人。该刊还刊登了大量的广告、新书预告、征订启事等,如茶叶、牛奶等农产品,以及农产品加工公司、农村金融机构、农村出版物、生活用品的等方面内容。
《中国农村》围绕中国农村的社会经济问题,发表了大量有关中国农村问题的调查、报告和研究等各方面的文章,是研究民国时期农村状况和农村政策的重要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三、原刊目录
第一卷 第一期(创刊号)
发刊词
高利贷资本论王寅生
中国田赋的征收 孙晓村
怎样研究中国农村经济薜暮桥
恐慌中的印度农村 陈海石
广西农村经济调查 薛雨林 刘端生
江苏铜山县的农民生活 李惠风
广西武宣农业劳动中的游行工人晶平
湖南新化的造纸手工业 袁定安
浙江平盐二县沿海一带的盐民吴晓晨
水旱灾况粮食问题
皖省延长质业当期
读者问答
陕省农业合作事业
评卜凯教授所著《中国农场经济》钱俊瑞
上海银行农村贷款之成绩
致读者
第一卷 第二期
信用合作事业与中国农村金融骆耕漠
中国水利建设底检讨 张西超
封建社会底农业生产关系薛幕桥
日本金融資本在朝鮮农村的控制金奎光
河南农村经济调查 张锡昌
湖南激浦县的农村经济概况韦东
宜兴和桥及其附近的农村 李珩
广西北流县的租佃制和商业高利贷麦宪
灾况
粮食问题
苏省政府的三种农业借款
农村金融
山东虹吸淤田工程之现状
浙江堇江贝母合作社的纠纷
四川田赋的预征
云南的鸦片
读者问答
评卜凯教授所著《中国农场经济》(续完)钱俊瑞
编余后记
第一卷 第三期
中国目下的农业恐慌 钱俊瑞
中国农产物的原始市场 冯和法
资本主义社会底各类农业经营薛暮桥
东北农村经济底特质 徐雪寒
五十年来商业资本在河北乡村棉织工业中之发展进程厉风
浙江嘉兴县的新丰姜田 吴晓晨
猺民社会的原始生活 蒋学楷
江西鄱阳县心诚乡的破产景象胡利贞
河北磁县彭城镇的瓷业概况张佩丹
东北农村“春耕贷款”之结果
日本移民东北之现状
赈灾
灾民底纠纷与流亡
洋米进口激增
安西农民的“逃村”
甘肃各县的“拨款制度”
绥西农村中天主教的势力
甘肃各县典当业
闽南惠安种烟万亩
关于农户分类问题的讨论
评古梅先生所著《中国农村经济问题》余霖
编余后记编者
第一卷第四期
中国农产运销底新趋势骆耕漠
中国农田押租底进展瞿明宙
土地施用形态问题的分析薛暮桥
殖民地埃及的土地关系吴清友
广东花县农村经济概况江荦
商业资本操纵下的无锡蚕桑钱兆熊
广西龙州的土官农瑞康
变乱中的龙岩农村朱博能
农村金融
农产贸易
东北农村
饥民生活
水利
关于雇役制的商榷
如何利用寒假举行农村实地调查
《农村社会学大纲》自评 冯和法
第一卷第五期
中国农业生产关系底检讨余霖
商业资本底本质问题席矩节译
农业经营中的劳动问题和资本问题薛暮桥
表现于波斯农产贸易上的殖民地经济性质萧月宸
浙江的土地分配孙晓村
江苏萧县东南九个村庄的农业生产方式卢株守
湖南安乡县湖田区域中的农田经营伍忠道
广西龙州的“户掌田”制度农瑞康
浙江浦江的农民生活应墨如
恐慌与灾荒
农村金融
征工服役
东北农村
六十年来耕地面积之变动
华棉销量增加
江苏北部农村中的黑热病
蚕种统制失败
潮汕“国糖”与土糖间之冲突
覆答古楳先生“一封公开讨论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的信”
评陈翰笙先生著《现今中国的土地问题》——兼评陈先生近著《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钱俊瑞
编余后记编者
第一卷第六期
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任务——兼论王宜昌韩德章两先生农村经济研究的“转向”钱俊瑞
封建制度底本质问题席矩节译
资本主义社会底农业恐慌薛暮桥
马来群岛的农村经济吴清友
定县农村借贷调查李景汉
广西郁林手工棉织高机业陈业堃
建筑在鸦片烟上的涪陵农村陈望谷
杭县皋城乡沿山居民的生活刘端生
浙江上虞农村衰落的一个缩影杜志远
评言心哲先生著《农村社会学概论》冯和法
农村经济统计应有的方向转换王宜昌
答覆王宜昌先生薛暮桥
研究农村经济所遇到的技术问题韩德章
编余后记编者
第一卷第七期
中国的歧路——评邹平乡村建设运动千家驹
从整个民族经济上观察现在的乡村建设张志敏
近年来中国田赋增加的速率孙晓村
日本农业生产关系的半封建性张一如
山西农业经济及其崩溃过程毕任庸
在农村改进的实际工作中杨立人
衙前印象记林味豹
武进的农村改进实验区邵士平
恐慌与灾况
各地粮价飞涨
粮食进出口概况
农村副业
农村金融
东北农村
论现阶段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答覆并批评薛暮桥、钱俊瑞两先生王宜昌
评陈正谟先生所著《各省农工雇佣习惯之调查研究》余霖
编余后记
第一卷第八期
中国信用合作社的考察 陈晖
农奴制度底本质问题席矩节译
乡村家庭手工中商业资本运用之方式毕相辉
台湾农家负债之分桥速河正夫著 李无明译
江苏的土地分配和租佃制度张益圃
山东潍县的大地主李作周
湖南安乡县农村的税捐和高利货伍忠道
江苏常熟沙洲市的农民生活江菊林
捐税重压下的湖南临武农村关后秀
各地春荒严重
追收亩捐
江北农村副业凋落
导准工程厉行征工
四川农产日趋减退
绥陕边境教堂势力弥漫
关于农村经研究之方向及任务的讨论 王毓铨
关于中国农村经研究之我见赵槑僧
介绍井批评王宜昌先生关于中国农村经济底论著余霖
编余后记
第一卷 第九期
中国农村经济性质问题的讨论 周彬
中国今日的农村合作运动 冯南江
近年来中国农村金融中的新事态 骆耕漠
丹麦——所谓“理想国”——底农业和畜牧经营徐雪寒节译
无锡三个农村底农业经营调查韦健雄
广西永淳县的林地黄子爵
无锡开原乡的农村经济 施琦
重重负担下的凤阳农民 李作周
为农工雇佣习惯答复余霖先生 陈正谟
论农村社会学言心哲
评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之“方法问题”张志敏
农村经济参考资料目录(杂志类)
编余后记 编者
第一卷 第十期
农村经济学底对象孙冶方
农业政策中的两大问题 冯南江
论农村调查中农户分类方法 孙冶方
中国农村政治结构的研究 李珩
湖南沅陵县农村经济的速写 伍忠道
漆塘山中的农民生活 倪养如
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之试述王景波
关于中国农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王宜昌
介绍并批评《中国农村问题》 余霖
评《广东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王宜昌
农村经济参考资料目录(杂志类续)
编余后记编者
第一卷 第十一期
中国农村社会性质与农业改造问题陶直夫
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方法问题——答复王宜昌、王毓銓、张志澄诸先生
中国农村经济性质问题研究——兼评王宜昌与钱俊瑞、薛幕桥诸先生关于“中国农村经济问题”的论战王承志
冀南农村之现状陈提撕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农村的一个实例 李亚夫
论现阶段中国农村经济研究的任务 吴大琨
李景汉先生《定县农村借贷调查》略评 胡养元
陶希圣主编《食货》的介绍及批评 罗绳武
论中国农村经济底研究方法王毓铨
关于“中国农村经济研究方法”张志澄
编余后记 编者
第一卷 第十二期
中国农村社会性质问答 余霖
财政资本底统治与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孙冶方
对于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的意见 石风涛
关于中国米谷商品化的一个分析 孙晓村
农业上的大小经营问题徐雪寒节译
江苏盐垦区农村经济速写 陈洪进
东太湖围田始末记 张潜九
怎样研究农村经济及中国农村经济之特殊性张志敏
一封讨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来信 孙冶方
一年来的《中国农村》陈晖等
编余后记编者
第二卷第一期
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
第二卷开场白
不堪回首!
中日经济提携
英美枪法不同
秋风落叶的民族工业
棉花减少二百余万担
“租妻团”和“遣嫁团”
国民劳动服务
新币制的透视钱俊瑞
中国农村的出路在那里千家驹
私有?村有?国有?孙冶方
各省农佃分布之百分率
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的印象西超
中国农村中的基本问题薛暮桥
到处碰壁的生产教育张益圃
富春江畔的采茶女乔坻
农村通讯怎样写法编者
稻上何亚
牧童歌胡梅
农村漫画黄士英
乡村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余霖
在“世界的屋脊”上开辟集体农场
机械化的秋收
一百零五岁的老牧人在克列姆尔宫
希腊人民失去土地数十万英亩
宁可放火烧毁而不愿送人白吃的咖啡
日本北海道荒年
小辞典
编后记编者
第二卷第二期
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国难教育方案陶行知拟
市民国货年
华北农村的自力更生
枪杆子与老头票双管齐下
“真调查,假分配”
究竟是那一个损失来得大
平津学生深入农村
“追租”和“减租”
“工业日本与农业中国”骆耕漠
救国运动中的乡村工作青年余霖
怎样领导农民參加救亡运动西超
上海文化界救国会第二次宣言
囚徒 关露
土地村公有方案的实际意义叶民
德国国社党政府底土地政策亨利·叔尔茨
墨西哥土地分配情形
罗马尼亚土地分配情形
帝国主义和中国农村薛暮桥
救国运动在农村饮冰
逃亡台湾的温属农民郑洪范
鄱阳县的种烟农民沙芸
牧人 琳娜
对于农村文艺写作的几点意见力生
我们是否应当改进生产技术孙子明编者
《乡村改进的理论与实际》倪江
被判死刑的美国农业调整法
德意志发明以木材代替食物
一九三五年度苏联畜养事业的大成功
侵略者的后方不太平
日本农村消费合作社运动
瞎子斗不过明眼人梁心沐
小辞典
编后记 编者
第二卷第三期
瓜分呢,还是独占?辛
丝商活跃中的中国蚕农农
“贸易出超”和十八万万公债辛
禁烟与救国乔
从物产证券谈到一般的货币理论孙冶方
东北农民的生活和奋斗徐雪寒
宣判死刑的美国农业调整法姜君辰
德国国社党政府的饥饿政策的“理论根据”
苏联食品工业的现状
日本农村消费合作社运动
中国土地分配图
中国社会教育社的第四届年会作民
中国农村中的土地问题薛暮桥
两种不同的土地关系
“防共自治”下的玉田农村志明
朝鲜农村写实栽树二
农村复兴运动速写汪锡鹏
债主山女
牧童歌 胡梅作词孙慎作曲
怎样“助成地方自治”?怎样“促兴社会生产”?余霖
国社党的饥饿政策的“理论依据”
苏联食品工业现状
日本农村消费合作社运动
小辞典
中宣会告国人书·上海文化界救国会辨正转载
编后记编者
第二卷第四期
“经济提携”中的民族工业乔
“走私”和“缉私”辛
海外和关外的同胞乔
盐工、盐民、盐税、盐销辛
春荒一瞥霖
雷厉风行的“文化合作”墨
谈中日棉业合作钱俊瑞
研究中国农村经济的方法孙晓村
农村建设运动应有的转变李紫翔
从山额夫人谈到人口问题余霖
两个世界中的乌克兰农村孙冶方
苏联外高加索的茶业
侵略者的后方不太平
日本岛田新农相底土地制度改革论
三十万集体农场的运动员
波兰那洛溪湖渔人罢渔
德国的乡村反对国社党统治
美国农产品将在菲律滨倾销
苏联集体农场的文化生活
怎样做农村调查?张锡昌
中国现阶段的租佃关系薛暮桥
小辞典编者
危机四伏的闽南老鲁
河北钜鹿县的“恐怖区”提撕
四川涪陵西南乡的送工素描张光前
苦旱杂记谷木田
异国兄弟田风
通信讨论
编后记编者
“梦一样的粮食自给”计划钟为灵
第二卷第五期
陈光甫在美国墨
银行出路与农村出路乔
文化和武化辛
从改书到烧书乔
皖川灾民的新食料辛
东北劳动大众的亡国奴生活叶民
为什么要批评乡村改良主义工作孙冶方
中国地政学会怎样改革租佃制度益圃
儿童节在农村铁力
苏联的集体农场王天宝
苏联编纂中是世界《农村史》 海
日本的“生产奖励祸”
研究农村经济的参考书籍 编者
中国农业中的雇佣劳动薛暮桥
小辞典编者
河南镇平内乡淅川三县的自治时囚
“到底往那里去?”葛实斋
开辟飞机场的建德农民贾山川
劳动节歌前发作
浪沫林淡秋
大同、天镇、阳高三县间二十七村底自治公务人员的阶级成分——一九三五年八月范郁文调查
新编凤阳歌风阳民歌调高雄配歌
通信讨论
革新后的生活教育张锡昌
编后记编者
第二卷第六期
震动全国的走私问题乔
中美谈话告一段漠
失学学生与失业学生的救济辛
苏州的农潮辛
反帝反封建的半幕剧施克刚
一个乡村工作青年来信大觉
中国土地问题的本质赵槑僧
农本局的性质和前途三秋
比利时的农人孟元节译
以限制生产力为宗旨的美国新农业法
北极地带的农业
三公斤麦种——一吨收获
苏联农业机器生产
贫困现象的基本原因余霖
农村经济的调查和统计韦健雄
中国现阶段的农业经营薛暮桥
小辞典编者
动乱前夕的山西政治和农村悲笳
牧牛歌 殷英作歌台嫔作曲
受欺骗的人李轩
委员老爷的厄运卢梦
通信讨论
中国乡村建设批判凌琛
编后记编者
本刊第二卷第一期至第六期要目总录
第二卷第七期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乔
罗斯爵士再度赴日漠
蘆盐输日墨
渔产丰收辛
除虫菊的末路 三秋
目前研究中国经济的目标钱俊瑞
我们对于农业技术改良运动的态度千家驹
民族问题和农民问题孙冶方
蚕丝改良会统制下的江浙蚕农朱振之
铁路建设对于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 陈晖
所谓乡村建设周庆声
日本农村的贫困李隆
德国底农业展览会
容纳五千观众的乡村运动场
西班牙农民夺取土地的风潮
暑期调查研究工作大纲编者
农产商品化和农村市场薛暮桥
小辞典
英美烟公司和豫中农民明洁
歧途中的乡村改良主义运动杨明志曹宪民
通信讨论
反叛林娜
编后记编者
第二卷第八期
二十五年度的国家总预算民
粮食贮屯和粮食收买辛
沪锡丝厂女工的罢工超
定海渔盐民众暴动进
乡村工作青年的出路和任务 平心
乡村运动的联合战线张宗麟
训练乡村青年应有的认识张西超
法国的农业问题与人民阵线洪进
什么是幸福——苏联一个农妇底信芳
人民阵线胜利后之西班牙的土地改革刚
印度农民生活素描
中国金融问题讲话骆耕漠
中国农村中的高利贷薛暮桥
小辞典
绥远蒙旗内汉人底负担庞善守
请看的中国“乌拉尔”!陈真
新晋南歌晋南民歌调运风配歌
通讯讨论
红夜 耶戈
陶孟和先生的“新农业政策”钱俊瑞
养蜂皇国乃焕
编后记编者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简章
第二卷第九期
用“军事提携”来实现“经济提携”如
所得税问题一瞥寰
扩大民众的缉私运动焕
乡村运动大联合的基本认识孙冶方
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简章
全国乡村工作的检讨张宗麟
对于乡村改良工作的态度光一
地方财政对于农村经济的影响孙晓村
中国工业问题讲话徐雪寒
农村副业和农民离村薛暮桥
小辞典
第四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提案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等
丝茧统制下的无锡蚕桑苦农
岱山盐民渔民风潮的前后孟渔
一个受乡建训练者的报告宝光
我底乡村教育经验谈耐秋
在莫斯科近郊的集体农场里 路易·菲尔士
美国旱灾
拯救一个农妇性命的故事
乡村田风
编后记编者
第二卷第十期
华北关税权的沦亡骆
棉花为谁丰收?寰
断送华北市场的火柴联营辛
察绥蒙古底社会关系分析叶民
中国交通问题讲话骆耕漠
农村联合战线与土地问题章乃器
建立乡村运动联合战线的任务与纲领平心
乡村工作与救亡阵线千家驹
乡村运动大联合的理论与实践孙晓村
当今农村工作人员的出路陈君谋
对“全国乡村工作人员一致团结共赴国难”的一点意见 张西超
对第四次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提案的几点建议光一
对第四届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提案的意见叶英
乡村工作者应该像文艺作者一样来一个大同盟孔青治
如何医治“一盘散沙”的积病李仁柳
怎样团结农村工作同志王枕心
铁蹄下的滦县人民生活鳞爪克如
泗阳挖河工夫的惨痛生活阿大
特种教育与“收复区”民众玉民
保甲生活中的江西农民立人
通信讨论
狮子湾许达
《中国农村经济论文集》千家驹编 吴洪安
编后记
第二卷第十一期
收买政策下的纱粉市场辛
日本煤业的“吸精排渣”术
一千万镑的大借款骆
替外商开路的烟叶统制寰
怎样做壮丁训练工作张西超
走向典型殖民地经济的中国棉业陈洪进
我国田赋的积弊与整理石西民
“资本主义万岁”和“打倒资本主义”孙冶方
我们对于现阶段中日关系之共同意见
中国贸易问题讲话张德培
编后记编者
中国农村经济的新趋势薛暮桥
集体农场低利放款
日本的租佃方案
苏联集体农场底人数
沙漠变沃土
事实胜于雄辩
四川的农村高利贷李国桢
山西中路农村经济底现阶段荫萱
严密缉私下的福建前下场盐民怒白
通信讨论
会操何丹
第二卷第十二期
各地民众援助绥远抗战运动耕漠
“誓以青年身心保卫祖国”西民
华北经济提携具体化森禹
读了孔部长的财政报告以后莫湮
日纱厂罢工风潮何寰
关于乡村服务人员大团结的一个具体建议钱俊瑞
抗敌战争和粮食准备徐雪寒
论农村投资的勃兴和应有的方针尹景湖
国难与乡村工作吴大琨
西班牙的土地问题脱拉伊宁著张原译
日本农民运动
美国的旱灾
德国食粮恐慌
意大利也闹食物缺乏
中国农业问题讲话王渔邨
农村合作运动和农产统制薛暮桥
傀儡组织统治下的商都农民任子寿
大动乱后的贵溪农村闵挽瀾
上海杂志界为绥远抗战致傅作义将军电
发起全国读者以一日供献绥军抗战启事
饥饿张季光
《中国农村》两周岁纪念——过去的清算和未来的计划
编后记编者
中国农村二卷一期至十二期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