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王万红 通讯员 聂金锋
2月17日,位于卢氏县的洛河流域迎来了鸟类的聚集季节,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清澈的河水流淌而过,成为众多鸟类栖息和觅食的理想之地。在这片生机勃勃的生态天地中,国家一级濒危动物——中华秋沙鸭的身影尤为引人注目。
中华秋沙鸭以其独特的外形和优雅的姿态而闻名,尤其是在阳光的照耀下,周身黑白相间的祥云纹样分外靓丽,红色的脚蹼勾画出“红掌拨清波”的唯美意境,它们在河水中嬉戏、觅食,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这种珍稀的水鸟不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生态保护的象征。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措施的加强,中华秋沙鸭的数量逐渐回升,成为生态保护成功的典范。
在这个季节,洛河流域的鸟类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他们带着相机,穿梭于河岸之间,捕捉鸟儿们在水面翩翩起舞的瞬间。摄影师们不仅关注中华秋沙鸭的优雅身姿,还将目光投向其他鸟类的栖息和活动,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来自山西的摄影爱好者陆立家表示,能够在如此美丽的自然环境中拍摄到这些珍稀鸟类,感到无比兴奋和满足。
除了摄影爱好者,洛河流域的生态美景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鸟、游玩。游客们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组织生态旅游活动,倡导大家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共同维护这片生态乐园。
为进一步推动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卢氏县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观鸟体验,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自2024年“百鸟翔集”生态工程实施以来,卢氏县创新构建“河长制+生态观测站+民间护鸟队”三维管理体系,通过河道生态修复、湿地功能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系统工程,成功打造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示范样本。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洛河城区段栖息着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黑鹳在内的12种珍禽在这里繁育越冬。其中极危物种中华秋沙鸭全球仅剩不到3000只,而洛河卢氏段观测数量达32只,创下河南省单点观测最高纪录,洛河(卢氏县段)被确定为省级美丽幸福黄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