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阳2月21日消息(记者 张羲轮)“辕门外放罢了三声炮,伍云召我上了马鞍桥……”铿锵的曲剧声在空中飘荡,似在召唤每一位观众入戏入情。为把“非遗年”的无限欢乐,带到群众的心上,定格在对美好文化生活的憧憬中,2月16日,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马山口镇根据群众需求,组织了精彩纷呈的四季村晚春之声文化活动。
马山口镇四季村晚春之声文化活动(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马山口镇四季村晚春之声文化活动(央广网记者 张羲轮 摄)
在马山口镇大寨村里密密匝匝坐满了人,由马山口镇曲剧团上演的《杨三姐游春》《伍云召》《鸳鸯梦》等节目依次进行。演员们俊美的扮相,脆甜的唱腔,活脱的舞蹈,飘逸的水袖,引得观众凝神静气,息声抑语,生怕误听了一句唱词,漏看了一个动作,时不时响起掌声和欢呼声。
河西天马广场,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两场游艺正在热烈进行。摞方阵游艺,文雅有趣,启智润慧,把一个个爱动脑筋的人都拧到了一块儿,看谁有智慧,有胆略,能过关斩将,旗开得胜。欢乐大转盘上飞车奔驰。少者手握方向盘高唱《开车歌》:“开飞车,咚锵锵,我开飞车闯四方。大江南北都跑遍,看看祖国的风光。”老者口吟马山口非遗歌谣《月亮走》:“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赶牲口,一赶赶到马山口,逮个鸡,叨豌豆……”整个场面充满了文化味儿、趣味儿、科技味儿、传统味儿。“老夫卿聊发少年狂,独唱‘非遗’传四方,欢欢乐乐听春声,以文弘业振家邦……”观看者刘天福老人高兴地唱了起来。
马山口镇是美食大镇。“烩面光,锅盔香,油条味美走四方。凉皮精,饼子方,尝尝马山胡辣汤。烧烤脆,酱面张,秤钩豆腐过大冮”是真实写照。为把乡村振兴做到甜美上,马山口镇文化中心深入挖掘饮食文化内涵,引导饮食摊位把“非遗”工艺进行创造性转化。工贸路口,各家都大显身手,在四季村晚春之声中,竞相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