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罗浩 郭远辉
一年之计在于春。时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2月12日,国网郑州供电公司启动“春耕保电专项行动”,来自郑东供电公司的18名技术骨干组成3支春耕服务队,对12个行政村、39个农排台区展开立体化电力保障工作,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用电需求。
为全力服务农业生产,该公司积极动员各城区供电公司和县级供电公司,广大供电服务人员走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排机井电力设施排查,及时消除各类缺陷和隐患。同时,依托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加强耕灌供用电设施的运行状态监测,关注机井用电负荷,解决农灌设施供电“卡脖子”问题。尤其针对今年春灌用电设备,创新采用“台区经理+网格员”双巡查机制,在杨桥村试点开展小电阻保护,实现了用电故障秒级响应,农业用电可靠性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该公司建立春耕用电“绿色通道”,现场收集农户用电需求,以优质、高效的电力服务确保农户在春耕春灌期间用电安全无忧。服务队队员还在现场开展“田间课堂”,向农户集中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发放安全用电手册,提醒农户注意防范线路老化、漏电等隐患,发现设备异常要立即断电联系供电所。“电价写得明明白白,用电问题随时能找到人解决,今年春灌心里更踏实了!”正在检修水泵的种植户王大姐对供电服务连连称赞。
郑州供电公司把服务“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2024年全年,该公司组织共产党员保供服务队82支,巡视排查机井台区0.76万个、灌溉机井2.29万眼,处置设备隐患159处,全力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电需求,提升农村地区供电服务水平,推动农村特色经济发展。
“咱们村去年特色小米产量和销量都不错,很多村民也想参与进来,今年的种植面积预计要增加200亩。”农历正月十五刚过,国网新密市供电公司驻米村镇拐峪村第一书记张光辉就拉着村委干部们商讨扩大特色小米种植规模事宜。虽然离小米的种植期还有一段时间,但村民们的热情早早就高涨起来,这都得益于去年的好收成。
去年深秋,张光辉根据当地环境和市场的差异化需求,带领当地村民种植的300多亩特色小米喜获丰收,产出的14万余斤特色小米创收63万余元,比上年增收20多万元。大家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对今年有了更高的期望。据张光辉初步统计,今年拐峪村特色小米的种植面积将会达到500余亩。
这只是一个缩影。郑州供电公司持续开展乡村定点帮扶,2024年选优派强5名驻村第一书记、9名驻村队员,帮扶5个县(市)的5个村,配合属地党委政府当好帮扶“领头羊”,助力乡村特色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