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广州2月23日消息(记者张顺鹏)2月21日,吉粤农业合作“五个一批”走进吉林“共享工厂”线上对接交流活动顺利举行。央广网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广东与吉林两省科研、技术、市场与工厂等资源共享,实现省际资源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线上对接交流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 张顺鹏 摄)
会上,来自广东与吉林的采购商、出口商、网红、餐饮企业、科研专家代表齐聚,共同探索吉粤农业合作的新路径。
作为吉林“共享工厂”代表,洮南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政向参会代表们介绍起小冰麦借助“共享工厂”走向大湾区市场的故事。“小冰麦是我们黑土地的‘金色心脏’,蛋白质含量比国标高15%。但过去受限于市场半径,难以南下。‘共享工厂’模式让吉林原料与广东技术深度融合,麦香面包得以直抵大湾区餐桌。”龚政说道。
在这场跨越千里的对接交流中,参会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碰撞出吉粤农业合作的新火花。针对小冰麦南下的运输难题,广州五粒星中心董事长麦涛建议,可在吉林建设仓储工厂,通过“产地初加工+湾区精加工”,缩短2000公里运输链。
围绕小冰麦产业发展,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所研究员付曼琴提出三大合作方向: 一是技术创新,研发高效环保加工技术,挖掘小冰麦营养特性;二是功能食品开发,依托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开发功能性面食产品;三是产业链延伸,利用麦麸等副产物开发高附加值产品,用科学数据支撑品牌建设。
广东省电商代表、春丰天集董事长王泽锋从泰国线上接入,为小冰麦绘制跨境蓝图:“东南亚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旺盛,吉林小冰麦制品可主打‘天然无添加’概念跨境出海。”
粤港澳餐饮供应链产业联盟秘书长范晓和则瞄准国内高端社区市场,提出开发小包装功能性面粉产品,联合打造“社区健康厨房”计划。
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黎焯锋从海外市场视角分享“吉参出海”经验。据了解,2024年,通过美国FDA认证的人参产品创汇超千万美元。“‘12221’市场体系已铺好出海高速路,期待更多‘吉字号’上车!”黎焯锋表示。
洮南市副市长刘洋宣布小麦产业三大升级计划,一是推广“燕麦+小冰麦”双季种植模式,目标扩容至15万亩,二是推动面粉、面食年产能提升5倍至10万吨,三是联合中国科学院创新“红黄蓝”技术体系。
广东恒兴集团“共享工厂”在会上向吉林企业发起邀约,以“六鱼三虾一蛙”预制菜为基底,研发“虾饺”“鱼肉面包”等融合产品,让海洋蛋白与吉林粮仓携手创造更多机遇。
从黑土地到大湾区,从中国到全球,通过本次会议,吉粤双方定调“四个共享”“五个一批”,推动合作从“云端”落到“实地”。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四个共享”战略以市场体系、生产体系、仓储物流、研发创新为核心,构建南北要素高效配置的协作框架;“五个一批”行动则通过电商、餐饮、出口、采购、科研五大主体联动,即一批电商走进圣一基地,一批餐饮企业对接共享平台,一批出口企业入驻工厂,一批采购商直连产地,一批科研机构联合攻关,推动合作打破要素壁垒,贯通产业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