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  ????  content=  校长  时期  日方  裂缝  创新  药厂  小品 

河南沁阳:小皮筋打开大市场

   日期:2025-02-27 15:30:32     来源:央广网    浏览:2    评论:0    

央广网焦作2月27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近日,记者来到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坞头村皮筋饰品展览馆内,工作人员正在向参观的人们介绍着琳琅满目的皮筋饰品。作为全国最大的皮筋头饰加工基地,紫陵镇年产皮筋2.8万吨,年产值达21亿元。

紫陵镇皮筋饰品展览馆内皮筋样品琳琅满目(央广网发 张新雨 摄)

紫陵镇位于沁阳市西北部太行山区,土壤贫瘠,农业生产基础薄弱。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紫陵镇范村、坞头村的村民将废旧自行车内胎剪成细条,缠上废弃尼龙袜丝线,手工捻搓成小皮筋,拿到集市上售卖。这一小小的创新,成为河南版的“鸡毛换糖”创业故事。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手工搓皮筋,紫陵镇皮筋产量大增。村民们开始背上行囊,走出家门,向全国各地推销皮筋。“夏天树荫下,冬天火炉旁,附近十里八村,甚至济源、武陟、修武等地的村民都来紫陵取活儿加工皮筋。”谈起紫陵皮筋,坞头村党总支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武福其历历在目。

为整合资源、协同发展,2018年,紫陵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皮筋头饰产业园,吸引64家皮筋生产商户入驻,皮筋头饰产业实现了从家庭作坊式生产到园区规模化生产的跨越。“产业园建成后,皮筋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经济也从以前年收入3万余元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万元。”武福其自豪地说。为方便义乌跟紫陵镇之间的货物运输,紫陵镇还成立了豫浙物流和好运物流两家物流公司,每天定时定点“双向直发”,日平均运货量约100吨。

2023年,紫陵镇注册成立河南紫沁饰品有限公司,建立“坞头抓生产、范村重销售、王村管运输”的分工协作模式,形成全产业发展链条。2024年,紫陵镇启动皮筋头饰产业园二期项目,制定《产业园二期电商优惠政策》,为返乡人才创造良好环境。镇党委班子先后3次到义乌走访,吸引更多青年人返乡创业。坞头村“00后”小伙任品近年来在义乌做电商销售皮筋,最多时一天可卖出300多单,半个月销售额达50万元。像任品这样的年轻人,正通过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将紫陵镇的皮筋产品推向全球。“接下来,我准备就在家门口搞电商,老家环境越来越好,人工、房租也能省下不少。”任品说。

与此同时,紫陵镇与义乌多个设计团队签约合作,与郑州轻工业大学共建实训基地,促进皮筋头饰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产品品类由单一皮筋向胸针、戒指、项链等拓展。紫陵镇党委副书记、皮筋头饰产业服务中心负责人张田田表示:“皮筋头饰产业要想走得更远,不仅要在产品研发、包装设计、品牌溢价上下功夫,不断提升产品力;还要吸引更多人才攥指成拳,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截至目前,紫陵镇在义乌从事皮筋头饰销售的商户达2500余人,每年发往义乌的皮筋达2.8万吨,产品涵盖7大类600多个品种4000多个款式。

沁阳市紫陵镇推动互联网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乡村产业”模式,用深藏在山村里的小皮筋打开了国内国际大市场。

内容由网友发布或转自其他网站,如有侵权及其他问题,请发送邮件至jiyuwang@qq.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打赏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